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9359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卷面书写: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sh)谏故,上使外将(jing)兵B亦免冠徒跣(xin),以头抢(qing)地尔C王(wng)侯将相(xing)宁有种乎D怀怒未发休祲(jn)降于天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优劣得所(优劣:好的,差的) 马作的卢飞快

2、(作:像一样)B. 孤不度德量力(度:估计) 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C. 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猖獗:一再失败)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编次)D. 八百里分麾下炙(炙:切碎的熟肉) 秦王不说(说,通“悦”)3.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4. 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陈涉世家司马迁唐朝 B.唐雎不辱使命刘向东汉 C.出师表诸葛亮三国D.武陵春李清照明朝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年轻人喜欢网上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B.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

3、安全犯罪。C.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6诗词名句填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武陵春中诗人形象具体地物化内心哀愁的句子是 ,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 ,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揭示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7.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2),想跟随琦

4、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8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结论:_(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_(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材料1】【材料2】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

5、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建议:_ 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910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_”“_”这三个典故。10.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 神抖擞。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

6、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

7、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冶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_(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咨:_(3

8、)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淑: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3.对【乙】文中画线句“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B.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C.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D.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14.诸葛亮和孟子都对君王有所期望。结合选文,回答问题。(1)诸葛亮希望后主能够继承先帝遗志,为此,他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2)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三)阅读选文,

9、回答文后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ng鱼腹中。卒

10、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丹书帛曰D.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6.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1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陈胜在众人因逾期而面临被杀头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B. 陈胜能够看出天

11、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C. 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可见他谋事的睿智。D. 陈胜起义前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恒久的滋味蒋勋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

12、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

13、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 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