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7506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4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

2、“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C奴隶制开始崩溃 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C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3从宏观历史角度看,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 B.墨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法家思想4“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

3、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C提倡上善若水 D主张王霸并用5.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D.礼制社会功能加强6.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A民贵君轻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 D和谐中庸7董仲舒对儒学内容的发展在于限制君主暴政 大一统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A B

4、 C D8.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9.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C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10.历史学家钱穆指出:“下至唐代,虽仍是儒释道三足并峙,而实际上,佛教已成一枝独秀。” “士

5、大夫寻求人生真理,奉为举世为人之最大宗主,与夫最后归宿者,几乎惟禅是主。”这说明A佛教挑战儒家思想的地位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11.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 研究以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2.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 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13汉书董仲舒传中“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6、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 强调“春秋大一统” B.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 趋向“三教合一” D.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14.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A. 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B. 反对“天人合一”C. 主张格物致知 D. 否定宇宙的存在15.朱熹在将两个孙子的教育托付于弟子后,在信中叮嘱弟子严督二孙“只可着力学做好人,是自家本分事。平时所望于儿孙者不过如此,初不曾说要入太学,取科第也。”王守仁也曾将读书作文称为“枝叶事”,立志才是“植根事”。由此可

7、知宋明理学家A强调人的修养为首位 B明确反对科举制度C强调“发明本心” D强调“天理”的决定作用16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 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 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17.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 驱动行事。”这表明了A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智者

8、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18.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公民大会:“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A.政治制度体现平等性 B.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C.公民间没有政治等级 D.公民大会具有全民性19.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论点论据甲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乙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20.马克思称

9、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 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 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 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 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21.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22学者查理G诺特在论述某事时说道:“各地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对最近历史的遗产感到厌恶,有意识的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最近历史的遗产

10、”主要指教会的神学世界观B此“意识”的实质是指理性精神C此事件的本质是借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制D此事件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23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平等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24.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25“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

11、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A肯定信仰的权威 B否定行为的重要性C抨击教皇和教会 D强调“道”的重要性26.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27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

12、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A先定论 B因信称义 C王权高于教权 D圣经至上28.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29有人认为,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契约论 B三权分

13、立 C天赋人权 D法律至上30.“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A.文艺复兴时代 B.宗教改革时代 C.启蒙运动时代 D.殖民扩张时代第卷(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7分。)31.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请回答:(1) 材料一、二、三、四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