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87505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彭蠡湖晚归白居易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注释】彭蠡湖:今鄱阳湖。无劳:不要劳累。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鄱阳湖傍晚的景色,所写的景物有桃花、水气、飞鸟、落日,为后两联抒情奠定了基础。B.“迁客”“病身”表明了诗人当时的处

2、境,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九江)的经历。C.“何必”“无劳”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已经由“独善其身”转向了“兼济天下”。D.这首诗的尾联由己推人,其实是诗人在向同路人倾诉自己的内心。(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37题。啮镞之法隋末有昝君谟善射。闭目而射,应口而中。云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学射于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谟,独擅其美。谟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唯有一矢,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啮镞法。”【注释】镞:箭头。昝君谟:人名。镝:箭头。3.对下面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有王灵智学射于谟B.有王灵智学射于谟C.有王灵智学射于谟D.有

3、王灵智学射于谟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执( ) (2)啮(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有王灵智学射于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谟,独擅其美。6.昝君谟“善射”的表现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7.昝君谟最后的“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嘲讽王灵智忘恩负义的行为。B.嘲笑王灵智没有学会啮镞法。C.为自己没有把啮镞法教给王灵智而庆幸。D.为自己有高超的技艺而高兴。参考答案:1.A【解析】从“桃花”可知是春天。2.C【解析】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一种消极的思想,应该是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3.D 4.(1)拿(2)咬5.有一个叫王灵智的向昝君谟学射箭,认

4、为学到了全部的射箭妙处,想射死昝君谟,一个人独自享有这种高超技法。6.闭着眼睛射箭,说射哪里就能射中哪里7.A 译文:隋朝末年有个叫昝君谟的人擅长射箭。他闭着眼睛射箭,说射哪里就射中哪里。说想射中眼晴就射中眼睛,想射中口就射中口。有一个叫王灵智的向昝君谟学射箭,认为学到了全部的射箭妙处,想射死昝君谟,一个人独自享有这种高超技法。昝君谟手拿一把短刀,箭射来就砍断它。只有一支箭,昝君谟张口接住了它,然后咬住箭头,笑着说:“学习射箭三年,幸好没教你这种咬住箭头的方法。”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