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87385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弥高(n) 硕果(shu) 迭起(di)B.地壳(k) 校补(jio) 衰微(shui)C.疏懒(sh) 慷慨(ki) 澎湃(bi)D.典籍(j) 独裁(ci) 宝藏(zn)答案:D解析:分析:A项中的“弥”应读m;B项中的“壳”应读qio;C项中的“湃”应读pi。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2下面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浠水(x) 硕果(shu) 锲

2、而不舍(qi)B弥高(m) 校补(jio) 迥乎不同(jing)C. 衰微(shui) 迭起(di) 沥尽心血(l)D赫然(ho) 凝结(nng) 气冲斗牛(du)答案:D解析:分析:D项“赫”应读h,“斗”应读du。点评: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3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契而不舍 炯炯目光 十年艰辛B.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警报叠起C.崇高品格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D.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 诗兴不作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B项中“警报叠起”应为“警报迭起”;D项中“形式紧张”应为“形势紧张”。点评: 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

3、确区分情况。4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赫然而出。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答案:D解析:分析:选D。D项中 “ 迴 ” 应为“迥”,“即”应为“既”。点评: 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更加)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锲而不舍(刻) 心会神凝(领悟)C.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迥乎不同(差得远)D沥尽心血(滴) 警报迭起(屡次)答案:B 解析:分析:B 中“会”的意思为“集中”

4、。点评: 考查学生词义理解能力。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比喻)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拟人)答案:D解析:分析:选D。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拟人。点评:考查比喻和拟人的区别。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 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而

5、出。这个方面,情况就 ,而且一反既往了。A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B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C. 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D衰弱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注意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点评:考查词语的搭配使用。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D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答案:B解析:分析:A 句属于搭配不当,“唱着”和“歌声”不能搭配在一起;C句属于成分残缺,应在“仿佛

6、把我”的前边加上主语“它”;D句属于分类不当,因为“广大班主任老师”也是“教育工作者“。B 句没有语病。点评: 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9课文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阐明的道理是( )A我们的力量大得很。B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C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D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答案:D 解析:分析: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反人民的势力,最后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了反人民就被人民毁灭的道理,故选D。点评: 考查分析概括的阅读技巧。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科技发展

7、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答案:A解析:分析:A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B不容分说,不许分辩、解释。C巧立名目,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D追本溯源,比喻寻找事情发生的根源。点评: 考查学生词义理解能力。1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在集会上痛斥特务,骂得慷慨激昂,群众大呼过瘾。B闻一多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足不出户,埋头研究,C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

8、采取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答案:D解析:分析:D中“无动于衷”是贬义词,应该用“安之若素”。点评: 考查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辨析。1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B闻先生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C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D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答案:D解析:分析:D应该是“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里是完整的两句话,而

9、分号是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此处不能用分号。点评: 本题考查分号的用法。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些蔬菜长的这么好,是由于菜农们精心管理的结果。B.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书屋寻找。C.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是不能抛弃吗?D.她虽然缺乏对待顾客的热忱,却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答案:D解析:分析:A项中由于与结果意思重复,去掉其一句子就正确。B项中的“都”字用错了位置,应该放在他不顾年老体衰中的“他”后面才正确。C项中得失就又得到和放弃的意思,而后面又用了抛弃,搭配有误,所以最准确的选项是D。点评: 考查

10、病句辨析与修改。二、填空题14本文作者_。闻一多是我国著名的_、_、_。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出自他的诗_。答案:臧克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七子之歌 解析:分析: 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点评: 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5根据拼音写汉字。心会神(nng)_ (jing) _乎不同 (l)_尽心血 目不(ku_)_园 无(xi) _及此 深(xio) _灯火答案:凝|迥|沥|窥|暇|宵解析:分析:略。点评: 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16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_1930年到1932年,“望闻

11、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_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_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_答案:比喻|比拟|比喻|反复解析:分析:(1)比喻(2)比拟(3)比喻(4)反复。点评: 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方法的掌握。 17.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_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_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_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_

12、答案:记叙|描写|描写|议论|抒情解析:分析:要充分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点评:考查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18填空。“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句中的前一个“李公朴”指的是 ,后一个“李公朴”指的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李公仆本人 像李公仆一样的革命者 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解析:分析:第一个空格不难理解指的就是李公朴本人,第二个空格可以联想到跟李公朴一样的革命者,在这里李公朴就不仅仅指的是他本人了,而是众多跟他一样的革命者,指革命力量越来越大。点评:考查学生阅读能力。19仿写。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抹新绿 。仿写: 。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投下一片阴凉;如果_,就_;如果_,就_。 答案:仿句:我不是屹立在巍峨山崖上的巨石,而是绵延道路上的一颗石子为前进的车 流奉献一份力量。 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吐露一季的翠绿);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奉献一缕芬芳)。 解析:分析:注意格式,修辞,景和情的和谐,不可生搬硬套。点评: 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20文章的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何作用?答: 。答案:这个题目总领全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