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5314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人民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考历史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江苏单科,15,3分)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 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五年高考,答案 C 题干材料“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体现了罗马天主教 会的腐败。这些谚语反映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易错提醒 欧洲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对上帝的信仰 欧洲宗教

2、改革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反对教会的精神压制和对人民的搜刮,主张简化宗教 仪式,其实质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并不反对对上帝的虔诚信仰。,2.(2017天津文综,3,4分)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 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 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 D 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题干信息表明,马丁路德改革既得到了下层人民群众 的支持,也得到了上层王公贵族的认可

3、。据此可以得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 正确。王公贵族与下层民众的目标并不相同,故A项错误。B项只强调了宗教改革对王公贵族 的影响,并未涉及其他阶层,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题技巧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首先,可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如A项。然后排除本身 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题不符的选项,如C项。最后排除不能完全涵盖材料主题的B项。,3.(2016海南单科,11,2分)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 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4、,答案 D 在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信徒人人都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根据材料中“希望 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威廉廷得尔支持宗教改革,反对教皇权威,故D项正 确,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主张圣像崇拜,排除B项;“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 经”并不等于倡导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4.(2015天津文综,3,4分)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 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 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

5、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答案 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依据材料中“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 展学生个性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可判断其反映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A 正确。,评析 本题以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切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关 键是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5.(2014江苏单科,13,3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 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 主义者 (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6、答案 D “反对对财富的谴责”“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表明人文主义者不 反对对财富的追求,不主张过清贫的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 法”,说明贫穷只是显示品德的方法之一,不能说其鄙视贫穷,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财富与道德 的关系,B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将自己建立的学说借上帝之名义说出,并未揶揄上帝,C项错误。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6.(2018北京文综,40,8分)(节选)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既是歌剧的发祥地,更是文艺复兴的重镇。 (2)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8分),答案 (2)背景:意大利保

7、存了大量古罗马文化的遗存;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产 生;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 化遗产。,解析 (2)本问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历史事物的能力。文艺复兴的历史背 景要结合14世纪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分析;文艺复兴的意义要从对当时和后世的 影响方面分析。,1.(2015北京文综,20,4分)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 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 ) A.抨击罗马教廷

8、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A 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而教皇却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联系题干中的 “1521年”“德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故正确选项为A。,2.(2015广东文综,38,6分)(节选)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 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答案 (1)人文主义。中世纪西欧

9、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 动兴起。(6分) 【评分说明】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内容即可解答。第二小问,从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经济、文化 等方面概括回答。,考点二 启蒙运动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33,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 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 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

10、.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 A 材料表明,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热衷于各种沙龙聚会,谈论的话题广泛, 突破了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活跃,这反映出启蒙思想逐渐流行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不 能体现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的活跃,不能说明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也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C、D两项错误。,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围绕“18世纪前半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 考分析。,2.(2017课标,33,4分)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 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

11、 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答案 C 本题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国民公会由人民的代表组成,既代表人民又受人民监督,体现了人民 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和法律至上理念,A、B、D 三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全面把握材料的含义。,3.(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 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

12、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 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 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 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 (略)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式论述题,解答前一定要认真审题,严格按试题要求作答。首先选定 一个合适的论题,所选论题必须符合材料的主题,并且要观点鲜明、语言专业。然后用史实论 证所选论题,史实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能够充分证明所选论题。同时注意不要单

13、纯罗列史实,要 体现出逻辑推理过程,做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方法技巧 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 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的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 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1.(2016江苏单科,15,3分)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 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 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B组 自

14、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C 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按照理性计划设计”并结 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 好社会,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2015山东文综,20,4分)“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 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 )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答案 D 这场运动强调“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 体

15、现的是崇尚科学和理性的启蒙运动的特点,故D项符合题意。,3.(2014安徽文综,19,4分)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 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 )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答案 D 在民主国家,虽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强大并远胜于普通公民,但无法成为专制君 主,主要原因就是对他们权力的制约机制在发挥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相反; 材料不涉及主权归属问题和政治精英是否损害公民基本权力的问题,B、C两项错误。解答

16、本 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4.(2017江苏单科,23,14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 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 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 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 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 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 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 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 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