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280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专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22愚公移山,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冀州( ) 万仞( ) 出入之迂( ) 始龀( ) 智叟( ) 孀妻( ) 荷担( ) 箕畚( ) 穷匮( ) 亡以应( ) 一厝朔东( ),j,rn,y,chn,su,shung,h dn,j bn,ku,w,cu,2重点词语解释。(15分) (1)方七百里( ) (2)惩山北之塞( ) (3)出入之迂也( ) (4)聚室而谋曰( ) (5)指通豫南( ) (6)达于汉阴( ) (7)杂然相许( ) (8)叩石垦壤( ) (9)始龀( ) (10)寒暑易节( ) (1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1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13

2、)惧其不已也( ) (1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15)无陇断焉(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苦于,曲折,绕远,商量,直,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为“阴”,与“阳”相对,赞同,敲、打,刚换牙,更替,通达,这里指改变,穷尽,停止,背,隔绝,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C甚矣,汝之不惠 D河曲智叟亡以应,B,5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C,6重点句子翻译。(10分) (

3、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且焉置土石?,(愚公)苦于山的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你也太不聪明了!,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小孩。,1(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材料一 愚公移山的典故见于列子汤问,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南北朝诗人庾信把愚公移山与精卫填海并举,写出“愚公何德,遂荷锸而移山;精卫何禽,欲衔石而塞海”。明代理学家沈鲤写道:“愚公移山而期之子复子孙也,

4、卒能感山神而役之。”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阐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号召全民族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创作国画愚公移山,表达了国人坚决抗日、争取全民族解放的斗志。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神,两座山在人和神的共同努力下被移开了,愚公的家乡同外界实现了互联互通。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范,亚洲各国人民堪称互联互通的开拓者。 (摘自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的讲话),材料三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

5、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1)从材料一中概括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分) (2)从三则材料中探究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代有何新的价值内涵。(4分),愚公移山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富裕、开放合作、互联互通。,(2017怀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25题。(共12分)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

6、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 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

7、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以往、过去。,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2)杂然相许( ) (3)是山余亦未登( ) (4)向吾远游冀雍(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苦于,赞同,这,先前,原来,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七八岁,刚开始换牙,蹦蹦跳跳地前往帮助他们。,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到了泰山的北面。

8、,5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2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会成功。,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69题。(共13分)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

9、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二)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 治:修建。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 (3)无地置土( ) (4)公遂止(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用箕畚(装土石),通“无”,没有,安放(或:放置),于是(或:就),(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8理解填空。(3分) 语段(一)中_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_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愚公,愚公妻子,(孀妻)遗男,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