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2558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考真题演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姓名:_班级:_限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8黄石中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2(2018东营广饶模拟)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3.(2018海南中考)下面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百

2、日维新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4(2018黄冈中考)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5(2018北京中考)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6(2019东营利津模拟)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

3、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实行农村合作社7(2018菏泽中考)下面两个文艺作品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8(2019改编题)“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18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材料认为欧洲政治进化的动力源于(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诞生9(2018莱芜中考)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

4、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A帝国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哲学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10(2018聊城中考)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 )空想社会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 B C D二、非选择题11(2018日照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

5、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背景。材料二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项目机械天文历法农学化学数学水利医学兵器数量725259227258(2)列举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三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

6、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12(2018泰安中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材料表明唐

7、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举出两例即可)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2)“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材料三如下图(3)图中两位人物分别与什么思想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场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材料四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待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

8、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词汇。全球视野下的文明史(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我”为什么会对亚历山大二世怀有尊敬和感激之情。13(2018济宁中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1)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

9、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如图(2)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十九大报告(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10、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A2.B3.B4.C5.C6.A7.B8.C9.A10.C11(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各国改革变法,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生产力提高;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2)数学:九章算术(或圆周率);天文学:授时历;医学:本草纲目;农学:齐民要术。(符合史实的其他事例也可)特点:实用性强,多为农耕经济生产和巩固统治服务;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和医学等领域;主要是生产经验总结;没有形成科

11、学理论。(任答两点即可)(3)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或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4)批判地继承、吸收中外先进文化(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1)认识到老百姓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唐太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写出两点即可)(2)民主与科学。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3)但丁:文艺复兴运动;伏尔泰:启蒙运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因为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13(1)孔子。商鞅。(2)共产党宣言;1848年。十月革命。(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共七大。 延安。(4)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指导;思想指导实践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