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2554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姓名:_班级:_限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8盐城中考)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惧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2018菏泽中考)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3(2018日照中考)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C行省制 D中央

2、集权制4(2018菏泽中考)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5(2018衡阳中考)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6(2018东营河口模拟)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

3、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A巩固了专制集权统治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D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7(2018日照中考)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明清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8(2018泰安中考)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

4、的统治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9(2018山西中考)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10(2019原创题)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A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B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C中原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D北魏孝文帝成功的政治经济改

5、革11(2018自贡中考)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2(2018菏泽中考)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13(2019改编题)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14(2019改编题)明朝

6、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的原因是( )A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C明清社会安定毫无任何动乱D玉米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二、非选择题15(2018滨州中考)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 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

7、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资治通鉴(2)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

8、志(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材料四(4)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5)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16(2018东营广饶模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神州大地上劳作生息,谱写了一部部不朽的光辉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篇【繁荣开放的社会】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1)唐太宗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有哪些?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

9、出。(2)请答出诗中描述的是哪位皇帝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第二篇【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3)根据材料三、四请回答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三篇【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五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4)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管辖,在新疆和西藏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2.A3.D4.C5.A6.C7.C8.B9.A10.D11B12.D13.A14.D15(1)秦始皇(或嬴政)。政治: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等加强中央集权;(答出一点即可)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3)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4)武力镇压分裂势力;册封;设管辖机构。(5)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16(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答出两条即可)(2)唐玄宗。(3)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4)伊犁将军、驻藏大臣。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