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1162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题型1 常识识记,A组 2018年山东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8枣庄,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 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 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2、 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 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答案 B “醉书”是酒醉时写下的作品,“书”不是一种文体。,2.(2018潍坊,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 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 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 仁政的思想。 D.

3、“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 合污的高洁品格。,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道家”应为“墨家”。,知识拓展 干支(gn zh)纪年法是我国自汉代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 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 配,正好组成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年,六十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循环记录。,3.(2018泰安,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古人用“阴”“阳”表示

4、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 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 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答案 A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4.(2018德州,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

5、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 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 的风尚。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 五。,答案 C A.“射者中”的“射”是投壶的游戏,“六艺”的“射”是射箭技术。B.“赐教” 是敬辞,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D.“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十六。,5.(2018烟台,5)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 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

6、、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 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这句话有语 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加点成语运用准确。,答案 A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知识拓展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两三岁的儿童。 始龀、龆龀(tio chn) 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总角、垂髫 指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笄(j)年、及笄 指女子满了十六岁。 总发、束发

7、、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 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 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 六十岁。 耆(q)艾 古时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古稀 七十岁。 耄耋(mo di) 指高寿,老年。耄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耋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期颐 一百岁。,6.(2018临沂,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按内容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 绝

8、唱,无韵之离骚”。 C.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春水,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 影欧游杂记等。 D.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答案 B A.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C.春水的作者是冰心。D. 高尔基是苏联作家。,7.(2018聊城,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儿落了秋 天的怀念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9、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 双。 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 名人传。,答案 A 再塑生命的人表现的是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之间的真情。,题型2 名著阅读,1.(2018东营,6)名著阅读。(2分) 牺牲?我的晓霞 A 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 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 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奔过送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 他任凭雨水在头上脸上身上漫流,两条腿一直狂奔不已。他奔过了东边的火车站。他奔出了

10、 矿区。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 东面驶来的一辆运煤车在风雨中喷吐着白雾,车头如小山一般急速奔涌而过他几乎和汽 笛的喧鸣同时发出了一声长嚎 以上文字选自当代作家 的长篇小说 ,选文中“A”这一人物名叫 。小说通过一系列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展现了这一人物形象 的特点。,答案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示例1)执着追求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具有自尊和自卑 双重性格 (示例2)面对生活的伤痛和压抑,保持天真和纯洁的品格 (示例3)宽厚无私、自强 坚韧、奋斗不息,无论面对何种挫折,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示例4)坚韧奋斗者, 精神家园守护者,解析 从“我的晓霞”

11、可以看出“晓霞”是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孙 少平的恋人田晓霞,所以A是孙少平。孙少平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生在农村, 学习相当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反而更加勤奋。小说通过对其周遭社会环境的描写,勾 刻他的求学、成长、奋斗、成熟的经历。,2.(2018潍坊,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 我身边的人都听见了远处的笛声,听到了牧童的歌唱,而我什么也听不见,这对我是何等的羞 辱啊!为此,我痛苦不堪,陷入了绝望之中,甚至想到了自杀。可是,我没有去死,是艺术最终留住 了我的生命。我想在还没有把艺术使命完成之前,我还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我就开始忍 耐这种悲惨的生活。尽

12、管,身体的一点变化都有可能损坏我的健康,我还是要坚持下去,直到死 神最终割断我的生命线为止。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 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 种哄闹取乐的玩意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 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片段中的“我”是指 ,片段中的“我”是指 。(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后,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 (1)贝多芬 傅雷(2分,每空1分) (2)要

13、勇敢面对命运的挑战;要坚持对梦想的追求;要抵制物质的诱惑。(3分,每点1分),解析 (1)从“我什么也听不见”可以判断出“我”是贝多芬。的语言读来有书信的感 觉,可以判断选自傅雷家书。 (2)从题干中的“哪些启示”可以看出,答案需要归纳出不止一点启示。启示要从选文中得出, 比如结合中的“而我什么也听不见甚至想到了自杀。可是,我没有去死我还 是要坚持下去,直到死神最终割断我的生命线为止”,可以学习贝多芬的不向命运屈服、坚持 自己的梦想、勇于面对命运的困境等精神;结合中的“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 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可以学习傅雷对于穷奢极欲的物质生活的厌弃、对于 精神充

14、实的追求。,知识拓展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于1954年到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集,由次子傅敏编辑而 成。十二年间,通信100多封,贯穿着傅聪从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过程,也记 录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3.(2018德州,6)名著。(8分) (1)水浒传(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 A (地名)。,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南门传说道:“一个胖大和尚 B (人名)抡动 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 C (人名)浑身脱剥,睁圆怪眼,咬 定牙根,手搦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只见左手下杀声

15、震响,火把丛中军马无数,却是大刀 D (人名),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径抢梁中书。 A. B. C. D. (2)陆游诗云“稼轩落笔凌鲍谢”,称赞南宋 (人名),他是 派的词人。,(3)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是 ,作者是 。,答案 (1)A.大名府 B.鲁智深(鲁提辖) C.李逵 D.关胜 (2)辛弃疾 豪放 (3)夏洛克 莎士比亚,解析 (1)水浒传中用到“吴用智取”的回目只有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 生辰纲”和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从“胖大和尚”可以判断出 是鲁智深,从“手搦双斧”可以判断出是李逵,从“赤兔马”“青龙刀”可以判断出是关胜。 (2)从“稼轩”可以判断出是辛弃疾(辛弃疾号稼轩),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3)威尼斯商 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 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知识拓展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4.(2018烟台,7)名著阅读。(4分) 选段一 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 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地混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 佛要拼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