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0883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家炳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古代历时时间最长的、起源最早的政治制度是的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2.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该规定中涉及的政治制度(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3.“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庭私有性。”该观点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家国一体 B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神秘色彩 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4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

2、在众多的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宗族色彩 B专制色彩 C等级森严D礼乐制度5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姓氏由来于()A以氏族为姓 B以居住地为姓C以封地为姓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6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的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子也有专门的称号。以上体现了( )A皇权至上 B皇帝独尊C中央集权D皇位世袭7著

3、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统摄。”此“组织精神”( )A防止了官员腐败B保证了民主决策C能够解决地方无权D改变不了皇帝专制8中国古代某一朝代有“集议制度”,规定:“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车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这象”。该时期的集议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 B服务于皇权 C有效的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削弱相权9.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汉初B唐朝C宋朝D明朝10.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4、()A御史大夫B通判C按察司D军机处11某一学者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C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D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12. 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13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 ( )A中书省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14.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

5、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宋太祖重视教育B.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C.宋太祖出身文人D.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15.清朝军机处有官而无吏,故其中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重视保密性B.掌握决策权C.成员素质低D.事务较清闲16.设立军机处的古代帝王是( )A.唐太宗B.宋太祖C.康熙D.雍正17.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方式相似的朝代是 ( ) A.汉朝B.唐朝 C.北宋 D.元朝18.苏格拉底曾说过:当你生病时是用抽签的办法选出来一群人为你看病还是请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为你诊脉?以上说明苏格拉底反对雅典当

6、时的 ( )A.法律至上B. 直接民主C.民主政治D.政治改革19.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权力制约B法律至上 C人人平等 D主权在民20.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21.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A颁布“解负令”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7、D鼓励发展工商业22.以下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措施的是 ( )A陶片放逐法B财产等级制 C四百人议事会 D观剧津贴23.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是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实现的。下列措施中,为民主政治活动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的是 ( ) A.财产等级制度 B.设五百人议事会 C.发工资和津贴 D.陶片放逐法24.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 ( )A.剥夺了贵族权力 B.实现了平民立法C.实现了各阶层平等 D.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25.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审判原

8、则。这说明古罗马 ( )A.减少诉讼案件 B.注重法律程序 C.维护贵族利益 D.强调证据作用26.“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其中罗马的“宏伟”指的是 () A民主制度 B公民大会制度 C帝国制度 D法律制度27.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 () A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 B罗马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 C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D罗马法对帝国境内所有人都适用28.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期 ( )A、屋大维 B、狄奥多西 C、查士丁尼 D、哈德良29.关于十二铜表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属

9、于公民法 B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统治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一定程度维护平民利益30.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 ()A. 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B. 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C. 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 D. 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其中31题18分,32题22分)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四:古代雅典各法庭审理的案

10、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听天由命得一次性的,下次开放再次抽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丞相主要职权(2分)(2)指出材料二中创新的政治制度有何影响(6分)(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权力有何变化,并指出此变化的影响(4分)(4)由材料一到材料三根据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2分)(5)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的差别,谈谈你对东西方古代两种不同政体孰优孰劣的认识。 (4分)3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怠惰。 礼记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

11、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立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朝不同的选官标准。(8分)(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新制度的历史影响。(10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历史趋势。(4分)田家炳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ACCBDCADBBA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BDCCACDBDCCBA31参考答案:(1)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