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0850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榆树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鸟卵的基本结构,了解其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鸟卵的结构。2训练学生对图文、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尝试归纳和总结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学会准确表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目标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确立保护自然环境和爱鸟护鸟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鸟卵的基本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二、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观察鸟卵结构及实验的组织,自主构建“鸟卵的复杂结构能增强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的概念。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

2、物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材料鸡卵,作为观察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另外,教材中还展示了多种鸟类繁殖行为的图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能增强学生对鸟类繁殖行为的感性认识。二、学情分析鸟与人类的生活密切,对于了解与认识鸟类,大家的兴趣较浓,正是本节教学可利用的一个兴奋点,利用此兴奋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对鸡蛋(鸡卵),鸡、鸭、鹅等家禽(鸟类)比较熟悉,基本上都知道鸡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鸡蛋(鸡卵)更是吃过无数,这是学习

3、本节知识的知识储备。学生虽然吃过很多鸡蛋,对于鸡卵的结构看似比较熟悉,但对其结构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在实验中以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究鸡卵的结构、讨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认识鸡卵及其对陆地环境的适应。三、设计思路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一个视频提出的问题“在不打破鸡蛋的情况下,如何用简易的方法区分生、熟鸡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本节知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面的学习及对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了解作为基础。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鸡卵作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来获取相关知识,不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也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关鸟的

4、生殖和发育过程,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认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认识鸟类的繁殖行为对种群繁衍的意义,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爱鸟护鸟的意识。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殖过程越复杂,对环境适应能力也越强。同时,安排课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消化与巩固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比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后利用学生对鸡卵的结构认识与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创新设计简易的方法来区分生、熟鸡蛋,既做到前面呼应,学以致用,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镊子、剪刀、放

5、大镜、培养皿、新鲜鸡卵、熟鸡蛋。2鸟卵结构示意图、课件、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师展示幻灯片中的视频,就视频提出的问题,在不打破鸡蛋的情况下,如何用简易的方法区分生、熟鸡蛋?从而引出本次新课:鸟的生殖和发育。接着展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从观察鸡卵的结构开始,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通过幻灯片展示本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堂课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兴趣。明确目标,有的放矢,使本堂课的学习

6、活动更有效。探究新知【自主学习,体验探究】一、鸡卵的结构实验探究:观察鸟卵的结构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分组,四人为一小组,组员进行分工(操作、描述、记录、表达),指导各小组,取一个鸡蛋,按教材中方法步骤,由外至内进行观察。学生根据导读提纲中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小组确定组长,组员分工,明确任务与责任。尝试、体验,讨论、分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探究鸡卵的外形及卵壳的结构特点指导学生观察鸡卵的外形。思考这种外形对于卵壳具有的保护作用有何意义?1再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表面是否光滑?2如何验证气

7、孔确实存在以及具有透气作用呢?四人小组合作设计探究方案。3教师穿插指导探究。尝试描述鸡卵外形(椭球形)。选出两位力气较大的同学,单手用力握鸡卵,卵壳能握破吗?思考、讨论,尝试说出氧是从哪里来的,引发对卵壳结构特点的思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体验,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鸡卵的内部结构指导学生小组解剖鸡卵,观察内部结构,思考各部分结构相应的功能,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着重指导:1观察气室时,由内壳膜与外壳膜围成气室。2有些小组观察不到胚盘,注意从培养皿的下面观察。3对比各组之间的鸡卵的胚盘大

8、小与色泽,并提问胚盘的差异,说明什么?4观察卵黄膜,应将镊子刺破卵黄膜,卵黄外流,感受到卵黄膜的存在。指导学生小组展开讨论。鸟卵的结构为什么这样复杂,这样的结构适合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按教材的实验步骤,结合教材中鸡卵的结构图,逐步观察鸟卵的结构(包括外壳膜、气室、内壳膜、卵白、系带、卵黄、卵黄膜、胚盘)。分析讨论,并尝试说出结构名称和结构的功能。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说出鸟卵的结构体现出鸟类适合陆地生活的特点。合作探究,动手体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尝试表达各结构的名称与功能。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的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构建概念

9、,形成观点。设置问题过度。与学生一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鸟类产卵后就完成了繁殖行为吗?从而引出下一主题。学生思考,并回答:产卵只是生殖发育的一个阶段,鸟类的繁殖行为还有其他几个阶段的复杂行为。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播放鸟的繁殖行为录像,然后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老师带来一些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鸟儿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观看视频与图片,根据问题和图片观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归纳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

10、力。认同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的适应。同时增强我们的保护环境,爱鸟护鸟的意识。巩固练习1填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完成填图。2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1学生上讲台进行填图,填上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并说出相应结构的功能。2独立完成教材P21的练习1、2,完成练习后,进行互评。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消化知识,学生通过互评,共同提高。体验创新课件展示,课前引入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进行探索,分析解答课前问题。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讨论,设计方案,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1、前后呼应,使课堂紧凑。课堂小结归纳小结。尝试归纳小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课外延伸布置课下活动做个小导游,为大家介绍当地的鸟类资源或参观当地的养鸡场。课下继续完成相关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思想,从课内走向课外,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布置作业1教材P21的练习3、4、5。2选用适当的材料,设计制作鸡卵的结构简易模型。板书设计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一、鸟卵的结构及其功能(鸡蛋为例)1卵壳、卵壳膜(保护)2气室(提供氧气)3卵白和卵黄(提供营养)4系带(悬挂卵黄)5胚盘(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发育成雏鸡)二、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