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6117924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目 录摘要1引言2一、研究个案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评估8(一)当事人基本情况介绍8(二)症状评估9二、研究个案边缘型人格障碍成因分析15(一)神经生物学因素15(二)心理动力因素(人际和内心冲突因素)16(三)家庭因素17(四)教育体制因素18(五)网络环境因素19三、干预措施21(一)心理干预的目标21(二)心理干预的方案22(三)具体干预措施23四、结语32致谢34参考文献35附录36边缘型人格障碍个案研究 评估、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摘要: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本文作者基于一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研究,从心

2、理健康的角度对当事人症状进行评估、原因探究以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期观察,当事人症状有所好转。研究过程中发现,该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病,成因复杂,潜伏期时间长,相对短期疗法来看,长期疗法效果更好。对于该障碍,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预后效果欠佳。经笔者实践研究发现,意象对话和家庭系统排列对缓解当事人症状均有帮助,除此之外,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减少青少年生活环境中的不良刺激源,更多地去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边缘型人格障碍 评估 成因分析 干预措施Abstract: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is a kind o

3、f serious mental disorder, the performance is the instability of emotion, relationship and ego image and excite behavior. Based on a case of a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the author starts her research on the diagnoses, the origin and the way of treatment for the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tudy

4、 and discover in the process, the illness belongs to a kind of chronic disease and the reason is complicated, incubation period time is long, compared with brief therapy, the therapy of a long period of time contains a better effect. For this disorder, its still in need of useful treatment methods s

5、o far, moreover, the effect isnt quite right.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imagery communication and the family constellation are all helpful to alleviate sufferers symptom. In addition to this, it requirement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match with mutually, forming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Reduc

6、e the bad sting stimulu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eenag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y shape of their mental states.Key wor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Diagnoses Origin Treatment引 言(一)问题提出人格是指个体的行为、认知及情感等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是在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格一旦形成,便对个体适应环境、处理具体事务的方式和趋向起一种恒定的主导作用。

7、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应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及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因此会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患者虽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患者在成年后可有程度上的改善。“边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靠近边界线而且同两方面或多方面有关系的区域。边缘性则指表现出靠近界线的、同两方面或多方面有关系的性质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可见这样的描述:边缘状态一方面是处于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另一方面是在正常心理

8、和病理心理之间。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以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1 郭慧荣、肖泽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及临床表现.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4):228-2311。根据国外的报道,这种障碍影响了普通人群中的1-2%2 TogersonS,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2001,58:590-5962以及精神科高达10%的门诊病人和20%的住院病人。该障碍往往与一定的心理创伤有关,会造成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以及高达10%的自杀率(几乎是普

9、通人群的50倍)。临床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非常困难,常常比其它精神障碍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本文基于笔者在扬州市一个普通中学实习期间,接触了一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深入的接触、广泛的交流、详细的调查以及科学的测验基础之上,确认其病状、了解其成因,并对之进行了心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对边缘型人格障碍鉴定、成因与心理干预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思考。整理成文,就教于大家。(二)研究综述1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概念、流行病学、共病情况的研究不同学者对BPD概念的理解不同,各有侧重。Kernberg在1973年提出了后来广为人知的“边缘人格组织”(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

10、ization)的概念,可同等地用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他认为这种人有稳定但紊乱的自我结构,处于精神病与神经症之间的边缘,可以表现出自我无力的症状,比如慢性的弥散焦虑以及冲动控制缺乏;还可以表现出多重神经体征,如不合理的恐惧和强迫观念;以及表现出性偏离;分裂行为或偏执思维方式也可能存在。Linehan对边缘人格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她认为边缘人格障碍是情感失调节的障碍,而情感失调节是建立在生物性基础上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情感调节与某些“使失效”的环境相结合共同作用的产物。Gunderson是一个被心理学界和精神病学界很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所尊敬的心理分析学者,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BPD的鉴别诊断上,

11、被大家认为是用最科学的方式定义了BPD。Cauwles按重要性给Gunderson的标准进行了排序1 李江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分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第一,强烈的不稳定的关系,边缘患者在其中总是以受伤结束。Gunderson承认这一症状有点笼统(概括),但是却把它看成是是BPD的核心症状,以至于如果没有这一表现,他就要犹豫是不是该把一个人诊断为BPD。第二,反复的自我毁灭(破坏)行为,经常被紧急地营救。第三,慢性的被弃恐惧和当被迫一个人时的恐慌。第四,歪曲的想法/感知,特别是在跟别人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第五,超敏感性,意思是对非言语交流的不同寻常的敏感。Gunderson提到

12、这一点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容易与歪曲混淆。超敏感性有点象Herman所说的,当强烈的长期的创伤的存活者对他们所处的有力量的现实环境可能存有不切实际的观念时,他们的观念很可能比治疗师认为的更接近现实。第六,冲动行为,经常给边缘患者后来引起麻烦。第七,糟糕的社会适应:在某种意义上说,BPD倾向于不了解或不理解关于工作或学业环境中需要执行的规则。国外对成人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比例从挪威的0.7%到美国的1.8%不等。另外,这些研究发现这种障碍在女性中更为普遍(分别约为70%和50%),表明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性别差异的显著性。也有研究者认为BPD男性可能更会被诊断为物质滥用或偏执狂、虐

13、待狂、被动攻击人格、自恋人格以及反社会人格。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社区抽样研究中显示,边缘型人格的比例在9至19岁中为11%,在11至21岁中为7.8%,女孩患这种障碍也比男孩普遍,但是否儿童比成人普遍则未知,因为在这些研究建立的症状标准不太一致1 Klaus lieb, Mary Zanarini, et al: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London:Jul31-Aug6.2004,vol.364,Iss.9432:453-4621。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临床上可以和各种精神障碍共病,目前研究较多的涉及重度抑郁(MD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进食障碍、

14、物质滥用、惊恐障碍、双相障碍以及自杀企图等等。比如Zlotnick等(2002)在研究BPD与PTSD的关系时发现,BPD病人中共病PTSD者占56%,PTSD患者中符合BPD标准的占68%,并指出童年时受到性虐待可能是二者发病的一个共同原因2 Zlotncik C,et al: Am J Psychiatry.2002,159(11):1940-19432。还有Sullivan等(1994)3 SullivvanPF,et al: J Nerv Ment Dis.1994,182:508-5163发现BPD与重度抑郁的共病率达34%,Grilo等(1997)4 Grilo CM,et al:

15、 Am J Psychiatry.1997,154:1350-13704发现与物质滥用的共病率达61.4%,Brown等(2001)对124名自杀企图患者研究发现,与BPD共病的高达75例(60.5%)5 .Borwn MZ,et al: J Abnom Psyehol.2002,27:353-3575。此外,边缘型人格障碍还多与表演型、反社会型、被动攻击型以及分裂型、依赖型、回避型、自恋型、偏执型等其它人格障碍类型伴发,被认为是所有人格障碍中最不具有独特性的一种类型。2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的研究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边缘”这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

16、7年,Kra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1921年,Kra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 personality)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