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78647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学习目标,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 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课前预习,一、沧海桑田 1.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_和_。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_。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 _大陆凸出的部分与_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说。,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填海造陆,南美洲,非洲,大陆漂移,3.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

2、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4.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 _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拼合而成。 5. 全球大致划分为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_着。,连接,漂移,板块构造,板块,六,运动,6.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世界上的_、_,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例如_地带和_地带。 7.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_或_;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_。,稳定,活跃,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裂谷,海洋,山脉,

3、精巧点拨,1. 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实例。 2.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解释地理现象。,5.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位于亚

4、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同步训练夯实基础,知识点:沧海桑田 1. “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说明了( ) A. 地球上的地表形态是固定不变的 B. 地球上只有茫茫的大海和农田 C. 地表形态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D. 大海就是农田,2. 下列选项中,属于造成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有( )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A. B. C. D. 3.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A. 珠江口架起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B. 人们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 C. 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 钱塘江的潮涨潮落,4. 科学

5、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含有煤层,说明了( ) A. 喜马拉雅山曾是海洋,后被挤压抬升 B. 台湾海峡从温带漂移至此 C. 台湾海峡海底生长着许多海洋生物 D. 喜马拉雅山有许多咸水湖,煤层属于湖中水生生物的化石,知识点: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读图2-2-1,完成56题。 5.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 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 A.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B.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6. 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 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B. 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C. 鸵鸟具

6、有长途飞行能力 D. 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据此读图2-2-2,完成78题。,7. 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 B. C. D. ,8. 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 陆地多成三角形 B.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知识点:板块的运动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2-2-3所示)。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据此完成910题。,9.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

7、似的是( ) A. 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 红海不断扩张 D. 太平洋不断缩小,10.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张裂 B. 碰撞 C. 挤压 D. 消亡 11. 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 000多次,全球约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是该国位于 ( ) A.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2. 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地带无关的板块是( ) A. 美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13

8、. 读图2-2-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 A. 这里地震频繁 B. 这里火山活动剧烈 C. 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 D. 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运动,2017年1月22日12时30分,所罗门群岛发生了79级地震。据此读图2-2-5,完成1415题。,14. 所罗门群岛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 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C.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 D. 地壳比较稳定 15.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 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C.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9、 D.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同步训练能力提升,16. 如图2-2-6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阿尔卑斯山位于_洲,地处_板块和_板块交界处。,欧,亚欧,非洲,(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_(填“扩大”或“缩小”),理由是_;红海的面积在不断_(填“扩大”或“缩小”),理由是_。 (3)阿拉伯半岛位于_洲,属于_板块。,缩小,位于两大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扩大,位于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亚,印度洋,17. 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图2-2-7,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1)实验中的书本和纸张代表了地球表层的_。,板块,(2)如甲图,用手挤压书本,模拟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_板块和_板块相互_、挤压形成的。 (3)如乙图,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模拟了红海面积不断扩大,是因为_板块和_板块相互张裂。 (4)甲图和乙图反映的两种板块运动,可能会引发(双项选择)( ) A. 火山喷发 B. 台风 C. 泥石流 D. 地震,印度洋,亚欧,碰撞,非洲,印度洋,AD,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