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76316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1 浙美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五彩的烟花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教学过程:1.激趣。(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3)

2、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2.欣赏。(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3.指导。(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1)

3、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2、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4、(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教学过程: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4)师生一起评价。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

5、其一)。(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3、叔叔阿姨真忙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教学

6、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教学过程: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7、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4.自由创作。(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可自评、互评,将作

8、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4、刮出来的画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出课题。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

9、课题。2.学习创作。(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4)提供创作建议: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10、)。(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3.学生作业。(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11、。4.课外延伸。(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第二课时1、引入课题。 (1)表扬完成上节课任务的同学。 (2)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双色刮画。 2、讨论刮画方法。 (1)学生自学底版制作方法,并互相交流。 (2)出示范画:这张作品的底色是怎样做出来的?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说说对这张作品的感受。 (3)学生讨论:主要讨论单色和双色刮画的异同点,并注意双色刮画的注意事项。 3、确定刮画主题。 (1)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故事的形式或者自己身边熟悉的有感悟的题材表现主题),并以4-

12、6人为小组创作故事或者单独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大胆想象,画面内容、色彩要丰富;底色与表现内容相符;尝试制作肌理的效果;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沙子、刻印、硬币等)进行刮画。 4、教师指导创作。 学生作业,教师进行创作指导。5、评价作品。 先让学生本人说说作品的含义、创意与缺点,然后让大家一起评价,最后教师小结(评价不同风格的作品2-4幅,教师着重在创意、技法、意境等方面作评价)。6、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创作组画、连环画等;请同学们多学习、欣赏优秀的刮画作品、还要收藏和保存自己创作的刮画作品。5、卷纸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2.

13、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14、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教学过程: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2)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