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62287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6.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 第1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新人教版(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电化学,必考内容,第一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考 纲 解 读,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实质:_断裂和_形成。其中旧键断裂要_能量,新键形成会_能量。 (2)化学反应的特征:既有_变化,又有_变化。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_、光能和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_的变化。,考点一 焓变和反应热,反应物化学键,生成物化学键,吸收,释放,物质,能量,热能,热能,2焓变、反应热 (1)焓(H):用于描述物质_的物理量。 (2)焓变(H):H_。单位kJ/mol或kJmol1。 (3)反应热: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_下进行时,反应所_或_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k

2、J/mol或kJmol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对于_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如下关系:_。,所具有能量,H(生成物)H(反应物),温度,放出,吸收,等压,HQP,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大于,小于,解析 (5)(6)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7)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C,解析 该反应的HE1E2,故A错误;加入催化剂后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b曲线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故B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催化剂未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所以也未改变反应的焓变,故D错误。,B,解析 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故总反

3、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因为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故反应为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故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根据盖斯定律,D正确。,解析 反应热是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B,解析 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H2HH的变化是断裂了HH共价键,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经加热而发生,如燃烧反应,故D错误。,C,C

4、,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当反应发生时会释放能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电解Al2O3得到Al和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与图象相符,故C正确;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产生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解析 ABX(H0),X具有的总能量大于A和B具有的总能量,排除A、C选项;XC(H0),X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具有的总能量,排除B选项,D正确。,D,正确理解反应过程、能量图象 E1: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E2:新键形成

5、放出的能量称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HE1E2,为此反应的焓变。 催化剂的作用:降低E1、E2,但不影响H,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起点(反应物)和终点(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总结提升,D,B,反应热的计算 (1)根据化学键计算 H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成键所释放的能量总和。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共价键的数目,注意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情况。常见的有1 mol P4含6 mol PP键,1 mol晶体硅含2 mol SiSi键,1 mol石墨含1.5 mol CC键,1 mol金刚石含有2 mol CC键,1 mol SiO2含有4 mol SiO键。,总结提升,

6、(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H生成物具备的总能量反应物具备的总能量。常见题型如下。 图:HE2E1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图:HE3E1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图:H(508600) kJmol1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概念 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_和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反应热,14.9 kJmol1,2. 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变化和_变化。 如: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表示:_ _。 3. 书写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

7、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_、_、_、_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H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1)。,物质,能量,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s,l,g,aq,(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_,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

8、加倍。,该物质的物质的量,D,B,方法技巧 ,C,D,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正误和书写时,常见失误点有: (1)忽视H的正负。(2)忽视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发生变化时,H的数值要相应变化。(3)忽视物质的状态不同H的数值也不同。,总结提升,A,A,总结提升,1燃烧热 (1)概念:在101 kPa时,_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_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一般用_表示。 注意:压强为_。 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_。,考点三 燃烧热和中和热,1 mol,稳定氧化物,kJmol1(或kJ/mol),101 kPa,1 mol,完全燃烧。 产物元素完全燃烧时对应的稳定氧化物:C_,H

9、_,S_等。 (2)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是H393.5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_。 热化学方程式为_。,CO2(g),H2O(l),SO2(g),1 mol 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C(s)O2(g)=CO2(g) H393.5 kJmol1,2. 中和热 (1)概念:在_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注意:溶液的浓度为_。 量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 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 _。,稀溶液,1 mol H2O,稀溶液,1 mol H2O,H(aq)OH(aq)=H2O(l) H57.3,kJmol1,(3)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装置如

10、图(在横线上填出仪器的名称) 注意事项 a. 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 b. 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_稍稍过量。 c. 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_。,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碱,偏小,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均有单位,单位均为kJmol1。 2中和热是一定值,中和热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量的多少无关,但在分析时要注意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及类别(强酸、强碱、弱酸、弱碱)。,D,解析 燃烧热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选项中热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水为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苯常温下为液体,故B错误;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中吸热,所以稀醋

11、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C错误;依据燃烧热的概念,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判断,D正确。,C,解析 C与适量O2反应生成的CO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不能据此计算C的燃烧热,A项错误;反应放出285.8 kJ热量,则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B项错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要放出热量,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项错误。,A,解析 A项,生成的是2 mol H2O(l),且生成了难溶的BaSO4;B项,应生成H2O(l);D项,辛烷应为1 mol。,C,

12、(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 (2)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其原因是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增加”“减少”或“不变”,下同),所求中和热数值_。 (5)某研究小组将装置完善后,把V1 mL 1.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研究小组

13、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 。,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散失,不能,金属导热,导致热量散失,偏低,增加,不变,低于,正确理解中和热,注意操作与计算细节 (1)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2)酸碱溶液应当用稀溶液(0.10.5 molL1)。若溶液浓度过大,溶液中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越大,电离程度达不到100%,这样使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会消耗一部分补偿电离时所需的热量,造成较大误差。 (3)使用两只量筒分别量取酸和碱。 (4)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测完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5)取多次实验t1、t2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而不是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总结提升,1盖斯定律 (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有关,而与_无关。,考点四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始态和终态,反应的途径,283 kJmol1,(3)应用,aH2,H2,H1H2,2. 反应热的计算 (1)主要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 (2)主要方法 根据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