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5932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河南省安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2对于秦国来讲,商鞅变法起到的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A 旧制

2、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 秦国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 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D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4. 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 B 青苗法、方田均税法C免役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5.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 建立新王朝政权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 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A

3、B C D6. 大前提: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东西方的先哲。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结论:孔子也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上述推断( )A.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B.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C.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7. 拿破仑在加冕仪式上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了罗马教皇的地位 B 表明了与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C恢复了法围的封建君主制度 D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主义者819191922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出相似之处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运动爆

4、发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军事侵略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都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9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为此,严复提出的变化主张可能是( )A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B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C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D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10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

5、帜。这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C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11“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12“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

6、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13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14“一场严肃的祷告

7、,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B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15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应是()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

8、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16某一力学规律“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这一力学规律来解释。”这一力学规律是指( )A自由落体定律 B相对论 C经典力学体系 D量子论17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

9、重大打击”的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18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王夫之 C朱熹 D董仲舒19中国改朝换代,往往国家颜色随之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以德治国 B统治合法 C君权神授 D阴阳五行20司马

10、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C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D强调家长支配权利21唐代某书法家其书宽博正大、雄强遒劲,运笔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中,被书论家认为是“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和唐人重气象、求气势的典范楷书宽绰开张、雄浑丰厚、有浩大气势,行书壮美豪放、挥洒遒劲、有叱诧气概。该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王羲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 22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

11、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D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23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自由平等 C人民主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24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信徒能否仅

12、仅依靠信仰得救 B信仰是否必要C教会是否腐败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25“个人”作为单独的自治单位,独立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秩序之类的集体性概念之外。有学者认为,“个人”所具有的这一内涵,“只有到了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才得以形成”。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权宣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 D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26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扮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反映了明代( )A文化专制

13、走向全面反动 B统治者的治国理念C神话历代君主先贤形象 D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27敦煌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时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中外艺术的交融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佛教的中国化28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C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D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29当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了时代的潮流,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思想领域的近代化过程B中国的近代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的历程C“中体西用”的提出使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D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由工业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30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