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9863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源资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二,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常规能源: 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三、能源资源,(一)概念,(二)分类,(三)能源的分布,1、煤的分布,煤炭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总的来讲,北半球多于南半球。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大陆上。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这两个煤带的煤炭储量占全球的96。南半球的三块大陆数量

2、均较少,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但煤质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煤炭出口国。,1、煤的分布 (1)世界 北半球 亚欧大陆 美国和加拿大 南半球 澳大利亚和南非,(2)我国 华北:晋、陕、内蒙古、豫、鲁、冀 东北:黑 西北:新疆 西南:贵(黔),2、石油的分布,世界石油的分布,(1)、中东(主要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 (2)、拉美(委内瑞拉、墨西哥) (3)、非洲(北非三国和尼日利亚) (4)、俄罗斯 (5)、亚洲(中国、印度尼西亚) (6)、北美(美国、加拿大) (7)、西欧(北海地区),我国石油的分布 华北:华北、胜利、中原 东北:大庆、辽河 西北:克拉玛依、塔里木 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

3、,(1)我国水能资源特点 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3、水能资源,总结:中国的能源分布,常规能源,煤:,华北(60%)、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和华北,天然气:西南,水能:,西南(60%)、中南、西北,新能源:,太阳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地热能:,核能:,华东和华南,如:秦山 大亚湾核电站,沼气:使用时间,南方比北方长,60,1950,1960,1970,1980,1990(Y)

4、,(%),0,20,40,60,80,100,90,(%),0,20,40,60,80,100,1950,1960,1970,1980,1990(Y),第四节 能源问题和能源利用的前景,一、能源消费构成,1.能源消费构成的含义,2.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1)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特点:煤炭比重逐渐下降, 其它比重逐渐上升;目前是油煤气水、核,(2)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3.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单一依靠煤炭作能 源的局面,向多样化迈进了一步;目前是煤油 水气,(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特点:,(2)比较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的异同,试比较50年代以来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趋势的异同:

5、,同:煤炭比重都下降,其它 比重都增加。,异: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60年代以后石油比重超过 了煤炭,而我国是煤炭始 终占最大比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80年代后核电比重增加迅 速,而我国是90年代后开 始发展。,50年代以来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趋势的异同:,能源消费状况,有关国家能源结构特点,石油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吨油当量/1000美元),有关数字表明: 我国人均石油可采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0个百分点。1997年,我国每千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为0.26吨,大体相当于日本的3.3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2倍。,

6、1 关于中国能源消费方面的问题,能源消费的结构性矛盾 能源消费效率问题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 中国的石油资源问题,能源构成:富煤、贫油、贫气 勘探开发技术水平低 破坏性开发,中国能源构成: 70%是煤; 液体能源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0; 气体能源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0。,我国已探明的能源资源储量,煤炭占世界总储量的11.1%;石油占2.3%;天然气占0.8%。人均能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51.3%,刚好为一半。特别是油、气等优质能源人均占有量极低。其中石油资源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1.3%;天然气为3.78%。,3 石油对经济的影响,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 石油危机经济危机,

7、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9.97%,石油对经济的影响,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际石油价格曾因中东政治、军事危机而3次大涨。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萧条。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原油价格一度蹿升至超过40美元桶,使世界经济遭受打击,并直接导致了近十年来经济增速减缓。,数据显示:油价每提高1美元,消费者一年就要损失120亿美元;油价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则会减少0.75个百分点。,在欧佩克的标准体系中,每桶22美元28美元的油价都属于合理。在以往的经验中,只要低于22美元,欧佩克

8、就会要求成员国减产,高于28美元就增产,以此来调节油价。,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一个测算,根据这个测算,如果石油价格到2003底还维持在30美元以上,对OECD成员国GDP的影响是0.7个百分点,对发展中国家GDP的影响则在1-1.5个百分点。,世界各地区原油开采成本比较 美元/桶 开采总成本 勘探费用 开发费用 生产费用 俄罗斯 11.92 3 3.87 5.05 北海(英国、挪威) 10.95 2.47 3.54 4.94 西非深海 9.87 1.93 4.40 3.54 墨西哥湾 9.02 1.50 3.01 4.51 拉丁美洲 8.48 1.93

9、3.01 3.54 (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 中欧、里海 7.94 1.50 2.47 3.97 欧佩克中东地区 2.90 0.43 0.86 1.61 欧佩克北非地区 3.96 0.96 0.7 1.93 欧佩克其他国家 4.93 0.96 1.50 2.47 (陆上油田),近几年,我国石油工业屡遭国际市场的冲击 1993年国际油价下跌,进口油冲击国内市场,使我部分石油石化企业被迫停产。 1996年国际油价上涨,又抑制了我国石油的进口,造成国内油品脱销。 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的双重影响下,周边国家低价向我竞销各种油品,导致走私猖獗,我炼油厂及原油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受

10、到很大损失。,4 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预测,经济高增长,石油需求增长率提高 国际市场原油依存度提高 石油安全危机不容忽视,5 石油安全策略,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战略储备油气田 石油外交 市场经济策略,1、强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包括陆上、海上和“走出去”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三部分。陆上的希望在西北,很多人看好塔里木盆地,但因其地质结构复杂,目前仍在继续加紧勘探。海上以渤海湾为主战场,今后几年石油产量能增长主要看海上。中国已经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这样既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又能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基地。,2、进口来源多元化。坚持进口多元化战略就是降低风险,目前进口比例存在相当

11、大的风险:我国石油进口最主要的来源是中东地区,占我国进口总量的56%,其中伊朗最多,占18%;另外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由于中东地区的敏感性,专家们都认为“要减少从中东进口石油的份额,可适当增大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进口量”。,3、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多元化合作体系。,4、节约使用能源、加强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石油问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先生 谈“保证石油安全的综合措施”,5、发展核工业。到年,核能在中国整个能源结构中将从目前的提高到,但这与世界的平均水平仍有相当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12、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博士 谈“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六个层次 1、在技术进步基础上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减少对油气的依赖。譬如煤炭的气化、液化利用,开发核电等; 2、建立资源储备,譬如封存部分已探明储量,恢复和保持生产能力与后备资源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即“采储比”; 3、建立战略储备; 4、逐步建立需求大户的企业义务储备; 5、发育风险分散的市场化力量,譬如开辟石油期货市场或者远期合约交易制度。 6、建立期货储备,譬如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投资,通过在期货市场上的适度持仓影响市场价格、摊低进口成本等。,石油战略储备制度,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成立的国际能源署(IEA)制定的标准,当石

13、油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的7%的时候,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为应付石油供应中断的突发事件,都制定了应急战略石油储备措施,一般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日本和美国的储备更长达半年之久。国际能源署目前控制着大约亿桶石油,可以满足成员国天的石油进口需求。,政府战略储备,企业商业储备 原油储备,石油产品储备,建立四大战略储备田:中国过去没有战略储备油田或天然气田,目前国家已基本确定将新疆、陕甘宁、川渝、青海四大油气区作为中国的四大战略储备田。,今后五至十年内油气勘探将集中力量加大对三大战略区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和两大战略后备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力度

14、。目前在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三大盆地油气勘探均获重大突破。,战略储备油田或天然气田,能源结构调整 降低石油在能源产业中的比重,积极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持石油需求低速增长。 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已探明的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立方米,如果年产达到1000亿立方米,就相当于1亿吨的石油产量,而且它还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现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资源探明程度只有5。 核能+水电 生物能源:乙醇汽油,生物柴油,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的管道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市郊区的白鹤镇,全长4000公里,管道直径1016毫米。西

15、气东输天然气的上游储量是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目标市场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以及管道沿线的河南省和安徽省。,中国天然气的“三纵”(中俄中哈线、西气东输线和忠武线)(四川盆地新发现的气田从重庆忠县运输到湖北武汉 )主干管道线,已经清晰地勾勒了中国的天然气管网。,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67题。 6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7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