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人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8756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与人员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组织与人员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组织与人员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组织与人员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组织与人员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与人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与人员(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基础,第七章:组织,导入1,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位将领的能力,韩信回答说各有差异。又问韩信:“依你看来,象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人马?”韩信答道:“陛下带十万人马还差不多。”刘邦再问道:“那么你呢?”韩信不客气地说:“臣多多而益善耳(我是越多越好)!”刘邦于是笑道:“你既然如此善于带兵,怎么被我逮住了呢?”韩信沉吟半晌才说:“您虽然带兵的能力不如我,可是您有管将的能力啊。这就是我被陛下所擒的原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组织的含义,名词“组织” 是指有着共同目标与功能的、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是指一种实体。 动词“组织” 是指组织工作,是确定组织结构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是指

2、一种活动。 必须把握以下三方面的关键要素: (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 (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再将部门组合成整个组织的关系。 (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组织设计需要考虑三种因素: 复杂性 正规化 集权化 集权化 组织结构形式:(可变的) 机械式(军队)高度分工、正式化、集权化 有机式(企业)地低分工、非正式化、集权化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1、2、3、4、5、6,影响组织结构设计因素:,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 (一)、经营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经营战略: 单一经营战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 防御者战略、探索者战略与分析者战

3、略,(二)、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稳定的环境 机械式组织 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 有机式组织 组织文化也对组织结构有影响,琼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 佩罗-Charles Perrow,三、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特征间的相互关系,佩罗-Charles Perrow,琼伍德沃德的研究局限于制造业。佩罗则从部门层次上研究了部门技术与部门结构之间的关系,推进了组织理论的研究。佩罗认为,组织中每一个部门都是由专门技术组成的集合体。他建议从两个方面对技术进行考察: 一是任务的多变性(Task variability),即成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例外情况数量的多少; 二是问题的可

4、分析性(Problem Analyzability),即为解决例外问题所进行的探索过程的类型。,佩罗的技术分类,结论:常规技术机械式组织 非常规技术有机式组织,(四)、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的规模对其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一般说来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规模对结构的影响强度逐渐下降。 组织规模小有机式组织 组织规模大机械式组织,第二节:组织结构形式,在军队,一队士兵,数量上没有变化,仅仅由于组织和列阵的不同,在战斗力上就会表现出质的差异。 不同的组织结构,其效率会大不一样。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对组织非常重要 。,组织结构形式,(一)直线制 1含义 直线制是指组织没有职能

5、机构,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实行 直线垂直领导。 2优点 沟通迅速;指挥统一;责任明确。 3缺点 对管理者要求高;管理者负担过重;难以胜任复杂职能。 4适用 适用于小型组织。,组织结构形式,1含义 在组织内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并都有权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向下级下达命令。也就是各基层组织都接受各职能部门的领导。 2优点 有利专业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3缺点 破坏统一指挥原则。 4适用 现代企业一般都不采用职能制 中小型、产品单一、生产技术发展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组织结构形式,(一)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Unitary Structure ,简称U型结构),含义 直线职能制是指在组织内部,既设置纵向的

6、直线指挥系统,又设置横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建立的两维的管理组织。 2优点 既保证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 3缺点 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难协调。 4适用 目前绝大多数组织均采用这种组织模式。,(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简称M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 在直线职能制框架基础上,设置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事业部,在总公司领导下,统一政策,分散经营。是一种分权化体制。 划分事业部的标志:主要按产品、项目或地域划分事业部。 优点:有利于发挥事业部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适应市场;公司高层集中思考战略问题;有利于培养综合管理人员,

7、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 。 缺点:存在分权带来的不足:指挥不灵,机构重叠;事业部之间协调难;管理费用高;对管理者要求高。 适用:面对多个不同市场的大规模组织。,矩阵制,1含义。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组织结构。 2优点。纵横结合,有利于配合;人员组合富有弹性。 3缺点。破坏命令统一原则。 4适用。主要适用于突击性、临时性任务。命令,网络型结构,网络型组织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组成的,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互利互惠、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机制进行密切合作的组织结构。 特点:依托社会化而形成的专业化结构 优点:管

8、理成本低、产业整合、授权、效率高 缺点:需要强的外部支持、信息技术要求高 适用:适合灵活性高、对环境敏感的企业,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1组织变革分类:适应性、创新性、激进性变革(激烈程度的三个层次) 变革阻力:不确定性、关心个人得失、变革并非为了组织最佳利益 阻力应对:宣传培训、参与、谈判、制度帮助、强制,变革过程:卡斯特的六步骤说、卢因的三步骤说,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管理学基础,第八章:人员配备,第一节 人员配备概述,人员配备应考虑的因素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储备需要、忠 诚要求; 从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适合组织成员的发展,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9、。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 “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10、。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目前已有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弼马瘟”效应,两千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的人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

11、,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和体力不支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这样可以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能力。在马厩中养猴,以“辟恶,消百病”,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瘟”,“弼马瘟”所起的作用就是“弼马瘟”效应。在一个经济组织中,也应该配备“弼马瘟”式的人物,以增强员工的活力,避免疲沓和懈怠,进而增进整个组织的活力。 方周子打假活动,人员配备程序,一、制定用人计划 二、确定人员来源 三、考察待聘人员 四、培训备选人员 五、调配备选人员 六、业绩考核,人员配备的原则,因事择人 量才

12、使用 人事动态平衡 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组织现有规模,结构、岗位 管理人员的流动率 组织发展的需要,管理人员的来源,内部提升 外部招聘,内部提升的优缺点,优点:调动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利于迅速展开工作 弊端: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可能造成近亲繁殖,抑制组织创新能力。,外部招聘的优缺点,优点:没有历史包袱,能迅速打开局面,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缺点: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组织对应聘者不能深入了解,打击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帕金森定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

13、。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管理人员选聘标准,1、强烈的管理欲望 2、正值的品质 3

14、、富于创新精神 4、良好的决策能力 5、较强的沟通能力 6、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 8、良好的身体素质,管理人员选聘程序,1、制定选聘计划 2、初步筛选 3、测试 4、聘用 5、使用,选聘的方法,笔试: 智力测验、业务测验、人格测验 面谈: 情景模拟训练:文件篓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竞赛、角色扮演、即席发言,又称深度面谈,由主试者有意识地对应聘者施加压力,针对某一事项作一连串发问,不但详细而且追根问底,直至无法回答,甚至激怒应聘者。看他在突如其来的压力下能否做出恰当的反应,来观察他的机智和应变能力。这种方法如果运用不当,会引起应试者的反感。一般适用于招聘特殊岗位职工,

15、如采购员、销售员、精密作业人员以及需要高度警觉性的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压力性面试,补充,压力性面试的例子,“已有很多比你更合资格的应聘者应聘本职位,为什么我们要聘用你?” 2. “你已失业超过6个月。我们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不然你已早被其他公司聘用了” 。 3. “你的简历显示出你常换工作,我们觉得你会在培训完毕以后便会离开本公司”。,蘑菇管理,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

16、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于刚出校园的学生来说,一般都有一些通病:自命不凡,激情四射,骄傲浮躁,不甘心作配角等。 采用蘑菇管理其实是对毕业生的磨练,我很赞成使用这种方法来对待毕业生。,管理人员的考评,考评的作用 考评内容 考评程序 考评方法,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贡献考核:对组织的目标的贡献程度 能力考核:评估能力和发展潜力,管理人员的考评程序,制定考评计划 考评前的技术准备 实施考评 分析考评结果 反馈考评结果,考评方法,自我考评 上级考评 群众考评 专家考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