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8583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16.1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专题一 我国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读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河流。 _、_、_、_、_ _、_、_等。 (2)湖泊。 _、_、_。,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沿途省份简称。 A_,B_,C_,D_,E_,F_。 (2)沟通水系。 _、_、_、_、_。,京,津,冀,鲁,苏,浙,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河流和湖泊概况 1.内外流区的分界线:_-_-_-_ _-_-_。 2.内外流区概况: (1)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_,分

2、别注入 _、_和_。 (2)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_。,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较大,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较小,3.主要河流分布: (1)外流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额尔齐斯,(2)内流河:_等。 4.主要湖泊分布:_湖区和_湖区。 5.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贯通_五大 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已作为_输水通道。,塔里木河,青藏高原,东部平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东线,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及其影响因素:,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总体特征。 受季风气候影响,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量较为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汛期

3、多在夏秋季节,且汛期长短与水位受雨季长短和降水量多少直接影响。,(2)区域差异。,3.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流量较小: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补给量较少。 (2)汛期短,冬季断流,流程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 冬季气温低,冰雪基本不融化,河流断流,多属季节性河流。,【真题探源】 (2014全国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4、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高考状元话审题】 第一步:明设问 第(1)题,由关键词“绿水比例最大”明确流域蒸发旺盛且径流量比重低;第(2)题,由关键词“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明确提高生产性绿水比重的措施。,第二步:提信息 由材料可知如下:,第三步:细解读 第(1)题,思维流程如下:绿水比例大蓝水比例小地表、地下径流少当地气候干旱。第(2)题,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增加植物蒸腾的部分,从而实现生产性绿水比例

5、提高。 【答案】(1)选A,(2)选C。,【题组过关】 我国某湖泊面积2.8 km2,海拔483 m,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 B.降水 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解析】1选B,2选A。第1题,根据该湖泊的海拔可以排除A项和D项,根据该湖泊的水位变化可知该湖泊冬半年无水,因而最可能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湖泊7、8月份水量最大,这与该阶段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有关。,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

6、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解析】3选C,4选D。第3题,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降水集中在7、8月份,属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第4题,甲、乙水库相邻,两流域降水、植被状况、下渗相近,乙水库

7、入库水量较大而甲水库几乎没有入库水量,不可能为自然原因,故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上游人工拦截径流。,【加固训练】 1.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解析】(1)选B,(2)选A。第(1)

8、题,读图可知:20062011年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是减小增大减小,20102011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第(2)题,鄱阳湖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所以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因为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2.(2015广东文综)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

9、因可能是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示湖泊延伸方向判断;河水断流的原因有补给量小(主要是降水少)、消耗量大(沿途用水量大)等。第(2)题,从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入手判断。第(3)题,从图示各景观面积变化可知人为活动对沼泽的影响。第(4)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等产生影响,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5)题,从污染物排放、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提出相关措施。,答案:(1)西北-东南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沿途用水过度 (2)湖泊 台田鱼塘 (3)台田鱼塘的建设、稻田面积的扩大、建设用地的增加。 (4)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改善水质。 (5)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强污水净化排放,广泛宣传、严格执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