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护理与康复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1146104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外伤护理与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手外伤护理与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手外伤护理与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手外伤护理与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手外伤护理与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外伤护理与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外伤护理与康复(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外伤的护理与康复,王仲锋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我们美丽的手,我们创意的手,我们受伤的手,摘要,一、概述 二、手外伤的急救处理 三、手外伤的术前护理 四、手外伤的术后护理 五、手外伤的的功能康复,一、概述,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机率较大; 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手外伤的急救处理,抢救生命,病史,查体,全身查体,+,专科查体,专科检查,离断肢体的保存,离断肢(指、趾)体用清洁布类包裹,外用塑料袋封存,周围置冰块。 断离肢(指、趾)禁忌直接浸泡在冰块或冰水中。,三、术前护理,(1)按骨科一

2、般护理常规及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注意患肢有无骨折、脱位、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等。 (3)急诊手外伤,如出血较多,有失血性休克症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通知医生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并紧急进行术前准备。,(4) 给予心理护理 意外致伤后,因顾虑手术效果,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耐心地开导,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5)取平卧位 患肢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四、术后护理,1、抬高患肢,注意局部保暖(持续灯照3-4天) 2、血管吻合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皮肤颜色、张力、温度等) 3、神经的吻合应注意观

3、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4、肌腱吻合者,术后3天或视病情可嘱患者作轻度的伸屈指肌腱活动,止肌腱粘连。 5、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开始进行手指功能锻炼,指掌关节伸屈与肩关节的上举外展与内收屈曲活动,肘关节屈伸活动(植皮者不宜早期活动),功能锻炼时注意活动度,避免血管、神经、肌腱吻合口断裂。,术后局部护理:,烤灯照射、红光治疗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患肢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包扎不宜过紧,指(趾)端暴露,定时观察皮肤颜色、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并做记录,血循障碍后及时报告医生。 止痛与禁烟指导,定时定点测皮温(断指再植) 术后10天内每

4、小时测皮温1次,测温时应同时测健侧肢体的相应部位,记录对照,若低于健侧或皮温突然下降则表明有血管危象存在,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烤灯的应用:术后用60W的照明灯照射再植肢体,灯距为3350cm,使用烤灯一般需710日左右时间。,术后饮食护理,宜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饮食,忌食肥腻,煎炸等,术后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 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健康指导,(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2)注意营养,以利神经、血管的修复 (3)坚持康复训练,改善手部功能,(4)避免再次损伤(烫伤、碰伤、冻烧伤等) (5)定期复

5、诊神经损伤病人,3周时复查一次,此后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肌腱损伤病人,出院后3周复查,以后可在1个半月、3个月、6个月复查 。,手外伤的的功能康复(屈肌腱损伤),肌腱的滑动结构 腱周组织 滑膜鞘 纤维鞘管,肌腱愈合途径,外源性愈合-粘连形成 内源性愈合-滑液环境,肌腱愈合过程分期,纤维支架形成期:术后45天 纤维组织增生期:术后2周 肌腱塑型初期: 术后3周 肌腱塑型期: 术后412周 影响愈合因素:创伤的影响和制动的影响,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要点,早期(3周) 控制肿胀 抬高患肢 物理治疗(压力治疗、超短波) 主动运动 控制感染 超短波 紫外线,中晚期 促进组织愈合 消除肿胀 缓解疼痛 恢复功

6、能,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术后固定体位:背侧石膏托固定,腕关节屈曲3045,掌指关节4565,指间关节伸直位,术后12天开始早期活动,被动屈曲指间关节。在夹板范围内主动伸指间关节。禁止主动屈曲指间关节被动伸指间关节。维持PIP关节充分伸直位。,术后第1周 :患者戴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为主。 术后23周: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逐步增加指屈肌腱活动范围。,4-5周:滑动练习:单独指浅屈肌腱的练习,单独指深屈肌腱的练习;钩拳练习; 直拳练习;复合拳练习。,术后第6周,轻度功能性活动。如PIP关节屈曲挛缩,可使用手指牵引夹板。 术后第7周,抗阻训练,如:使用强度各异的海棉球、塑料治疗泥进行训练,以维持手的抓握能力。 术后第8周,强化抗阻训练,增强肌力、耐力。 术后9-12周,主动活动,强化患指抗阻力指屈练习。,用我们的双手与大脑 创造我们的生活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