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4984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30 溶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点达标训练30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1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A. 稀盐酸 B. 碘酒C. 白酒 D. KNO3溶液2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 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 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3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

2、中,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 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在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未画出)。,(第4题)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那么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5(2014浙江温州)

3、20 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名称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溶解度/g7.431.636.0203.9A. 氯酸钾 B. 硝酸钾C. 氯化钠 D. 蔗糖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76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分别取60 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 g和n g(A、B均不含结晶水)

4、。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60 时,A、B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为ABB. 30 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ABC. 30 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D. 30 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8(2014浙江湖州)如图所示,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 g,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第8题)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 在t 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D. 在t 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 g9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

5、分析,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g所加硝酸钾的质量/g所得溶液的质量/g281041428106146010818A. 28 时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 gB. 60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 时多C.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将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 B. 10.2% C. 10.8% D. 19.6%11(2015浙江金华)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温度/02040100甲溶解度/g0.1730.1650.121

6、0.076乙溶解度/g13.331.663.9246A. 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B. 10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C. 20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 20 时,100 g乙物质加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12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调味,还可用于农业生产选种。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5%的NaCl溶液,需食盐_g。若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 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3(2013

7、浙江义乌)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对象变得直观明了。如图所示,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根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此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第13题)A.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B. 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 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第14题)14(2014浙江金华)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2 时,向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8、饱和溶液B. 甲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溶液的质量不变C. 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15(2014浙江杭州)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可选择加入的是_。A. CO2 B. CaCO3C. Fe(OH)3 D. CuSO416如图甲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第16题)(1)甲图中,t2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9、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2)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如图乙所示,20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_。(3)t1 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_、_。错题题序错因分析等级评定考点达标训练30溶液1. A 2. D 3. B 4. (1)碘汽油(2)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液体逐渐变为紫色,且下层颜色比上层深甲 5. A 6. D 7. C 8. D 9. D 1

10、0. A 11. B 12. 16.5偏小 13.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把氧化钙加入到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时候,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开始溶液温度升高,则溶液中氢氧化钙会析出导致溶质减少,当温度降低时,氢氧化钙会继续溶解在水中,溶质质量增大,但是由于一部分水参加了反应,导致溶质质量比开始时溶质质量减少,故丙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14. DA选项,t2 时,甲的溶解度是80 g,向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选项,甲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小;C选项,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没有生

11、成新的物质,不是化学变化;D选项,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变化明显,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故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15. (1)升高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2)AD(1)该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又因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且溶质不变,所以可以升高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从而使溶液的pH增大。(2)CO2和CuSO4可以与碱溶液反应,使OH浓度下降,从而使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CaCO3和Fe(OH)3不与碱溶液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不改变溶液的pH。 16. (1)A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

12、BACC(3)恒温蒸发溶剂加入B物质降温后,A、B溶液仍为饱和溶液,t1 时B的溶解度大于A,故溶质质量分数BA。t1 时溶解度AC,A溶液是饱和溶液,C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解度变大,为不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AC。稀盐酸和金属镁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20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图可知该物质为C物质。(3)在t1 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恒温蒸发溶剂、加入B物质。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