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1《乘法探索规律》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3771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 1《乘法探索规律》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 1《乘法探索规律》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 1《乘法探索规律》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 1《乘法探索规律》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 1《乘法探索规律》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乘法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和从有趣的数的排列中发现数的变化规律的过程。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给定事例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用课件出示十字路口红

2、绿灯的情景,画面只出现一个红灯亮时,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发光的灯的颜色?教师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逐一展示,直到绝大部分学生能猜中。教师:你是怎么猜中的?学生1:3个灯依次按红黄绿的顺序依次不断地重复发光。学生2:教师: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发光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现规律”。(板书课题)点评:设计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猜测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着数学问题,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探索规律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5页例1的情景图用画外音介绍汽车行驶情况。最后

3、出现示意图:教师:从刚才的情景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汽车的速度是每时60 km。学生2:汽车行驶的时间为2时、6时和12时。学生3:教师: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1:可以求2时行多少千米?学生2:还可以求6时、12时分别行驶多少千米?学生3:教师:同桌合作,把刚才大家说的信息填入表格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表头,让学生明确所填内容。)每时行驶(km)60行驶时间(时)12612行驶路段(km)606学生填好后,选择一组同学到视频展示台前汇报。教师:请大家采用自己喜欢的观察方式,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6人一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每个小组要有专门的记录人员,每

4、人都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各小组推荐1名同学汇报交流。)教师:刚才大家观察了表格中已有的数据,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各合作小组继续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情况。点评:“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该设计利于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比较,并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分享获得成功的愉悦。教师:刚才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了表格中隐含的规律,请你用这种方法找一找下列算式的规律。(第16页课堂活动第1题)(1)820=160(2)312=36810=80612=7285=40912=108教师:要想发现

5、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必须学会观察和比较,善于归纳总结,我们继续挑战自己吧!教师:小白兔在数学王国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塔。(教师把例2的4排数制成课件,一排数一排数依次出现)你能帮助小白兔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吗?小组合作讨论。学生1:排在两边的数是1。学生2:斜着看依次是1,2,3,4,5,6学生3:每一排比前一排多一个数。学生4:每排中间的数的位置在上一排两个数的中间。学生5:排在中间的数都是它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学生说到是前一排哪两个数的和时,课件上这3个数同时闪烁)教师:你能试着把第5排数写出来吗?第6排、第7排呢?写完后小组内交换检查是否符合前面的规律。教师:按这样的规律,你还能继续写

6、下去吗?教师:刚才大家从已知的数推出了未知的数,可见发现并遵循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你能从下列算式中发现什么规律?可以怎样又对又快地算出结果?(第16页课堂活动第2题)7+10+13+7+10+13+7+10+13+7+10+7+10+13=点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该设计由学生发现规律到遵循应用规律,都是在充分展开交流活动,倾听别人意见,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作出的判断,利于学生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三、应用规律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是有规律的。想一想,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刚才大家发

7、现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律,老师这里有一群数学娃娃(课件出示150的数),你能选出几个数来摆出一条规律吗?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再汇报。教师:今天,数学博士从数学王国中赶来,他从数学宝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你们想不想和小博士比一比?请看题。课件依次出现第17页练习三的第1题,第2题,第3题。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点评: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该练习由易到难,由找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到创造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四、小结升华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数学知识里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给

8、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刚才大家发现的这个数列(例2)的规律,早在几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就发现了,称作“杨辉三角”。大家可登录中国数学网了解“杨辉三角”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中国了不起!希望大家从小努力,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对于这个有趣的数塔,中间的数还可以怎样创设规律?大家下去继续探讨好吗?点评: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辉煌成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转化为从小学好数学的动力。最后的提问具有挑战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