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3167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9.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届中考物理 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板块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第9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过 基 础,过 易 错,过 中 考,过 考 点,过 实 验,过 基 础,一、牛顿第一定律(5年4考,2017、2016、2014、2013年考) 1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没有受到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因此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注意 该研究方法是理想实验法,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也用到该方法。,不能,4牛顿第一定律间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2、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6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_的特性。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_有关,即_越大,惯性越大。,不变,质量,质量,7惯性的利用与防范: (1)利用:拍打衣服灰尘、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以提高成绩等。 (2)防范:交通工具必须配备刹车系统、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配备安全带等。,二、二力平衡(5年5考) 1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保持_或_状态,则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定义:作用在_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方向_,并且作用在_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巧记 二力平衡的必备条件

3、:同体、共线、等大、反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相等,相反,同一条,三、力与运动的关系(5年2考,2017、2016年考)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 2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_,如:减速、加速、运动方向改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改变,不变,知识拓展 物体受力不为0时: 1力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改变运动方向(运动轨迹为曲线)。,四、摩擦力(5年4考,2017、2016、2014、2013年考)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

4、们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用f表示。 (1)滑动摩擦力:物体与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物体与接触面未发生相对运动,但有这种趋势时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滚动时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接触面有弹力; (2)两物体的接触面_; (3)两物体发生_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粗糙,相对运动,3影响因素: (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_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 _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

5、摩擦力越_。,接触面粗糙程度,大,压力,大,(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相平衡的力有关,可用“二力平衡”求解。 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5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压力,粗糙程度,减小,粗糙程度,过 易 错,易混易错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练习过考点1题,例1 (2017临沂模拟)如图1所示,一只猫在桌边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向右滑离水平桌面,若鱼缸刚要滑出桌面时所有的外力全部消失,则鱼缸将( ),A沿竖直方向向下落到地面 B失去惯性 C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曲线落到地面 答案:C,技巧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条件对应两个状态。一个条件:不受力(受平衡力)

6、的作用;两个状态:静止(原静止,仍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原运动,仍原速原方向运动)。 2.反向应用判断物体是否处在平衡状态:关键看下一时刻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处在平衡状态;物体速度为零却不一定处在平衡状态。,例2 (原创)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C战斗机在空战时,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D抛出去的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易混易错点 惯性、力和惯性定律 练习过考点3题,C,知识点睛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固有性质,而不是力。(不能

7、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更不能与力的大小进行比较)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惯性就小,运动状态易改变。,例3 (2017宜昌改编)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小红用1 N的水平力拉该木块,没有拉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将拉力增大为2 N时,木块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再将拉力增加到5 N,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N,木块做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易混易错点 摩擦力 练习过考点11、12题,0,1,2,2,加速,技巧规律 求摩擦力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求与该摩擦

8、力相平衡的力的大小。因而解答此类问题,可先确定哪一个力与待求的摩擦力平衡,则待求的摩擦力大小就等于该平衡力的大小。,例4 (2017泰安改编)(多选)如图2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易混易错点 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 练习过考点6、7、9题,B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C,知识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1)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点(最明显的区别):平衡力作

9、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技巧规律 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的方法 (1)二力平衡条件; (2)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注意速度为零的物体并非一定静止。,过 实 验,实验一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例1 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方法是:比较_。这是_法(填物理方法)。 (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和_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_作用。,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转换,支持力,重力,摩擦力,(3)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

10、从同一斜面、同一_、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_ _。 (4)每次实验中,为了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 _。,高度,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相等,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5)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选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_(选填“快”或“慢”)。 (6)推论: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上运动的路程,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更_(选填“快”或“慢”)。,远,小,慢,大于,慢,(7)若在实验时,发现小车在棉布和玻璃上

11、都冲出了水平板面,改进方法是_。 (8)实验结果能证明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B,(9)推理:本实验中,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是_。可进一步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时,总保持_。牛顿第一定律_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原因是:_。,(10)本实验应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 _。,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能,接触面不可能绝对光滑,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转换法,(11)根据实验推论,小丽猜想: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的运动状

12、态是_。(选填序号,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D,(12)若要利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还需增加的器材是_ _。,一个木块、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实验二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2 如图4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_的大小。,必须,匀速直线,滑动摩擦力,(2)在某次实验中正确拉动弹簧测力计,其指针位置如图5,则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为_N;若使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则摩擦力f2_f1(选填“”“”或“”)。

13、,1.6,【分析与论证】 (1)分析图4甲、乙可知,在_ _相同时,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图4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在_一定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接触面越粗糙,【实验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的大小和接触面的_有关。 【猜想与假设】 有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压力,粗糙程度,【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如图6所示,数据记录如下表。(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结论】 比较_实验数据,可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_。,无关,【实验拓展】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

14、7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比较容易读出数据。实验中,小丽同学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原因是_。,不一定,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特色能力实验 探究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例3 【提出问题】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他进行了如下的研究:找一段棉线,在棉线的一端拴上一个沉重的东西(例如一把大锁),然后把它搭在一个平放的圆棍上。,(1)如图8甲那样,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拉棉线的另一端,这时,要使重物不下落,用的力虽然比竖直向上的力要小,但省的力却不算多。 (2)如图8乙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一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3)如图8丙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两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小了。 (4)如图8丁那样,将棉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