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303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5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知识框架,内容索引,考点突破 基础落实,考向聚焦 素养渗透,考点突破 基础落实,考点一 晚清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8401912),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 (1)时间:鸦片战争后。 (2)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3)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知识排查,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 (1)概况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2)民族工业产生途径 洋务派的官办企业。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3)代表企业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3.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 (1)条件 甲午战后,列强侵略加剧,大量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为挽救民族危机,爱国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 (2)时间:19

3、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著名实业家 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广生钱庄、保兴面粉厂面粉大王。,4.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加试】(c) (1)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洋务企业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组成部分,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诞生提供了人才条件和技术条件。洋务运动期间,民族工业中洋务企业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的地位低,影响小。,5

4、.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加试】(c) (1)政治上:中国从主权完整、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 (2)经济上: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3)文化上:入侵伴随着文化的侵略,但战争也惊醒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拉开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向近代转型初期的中国经济状况 (1)“闭关政策”被打破,被迫对西方国家开放通商口岸。 (2)列强对华疯狂倾销商品,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入超局面。 (3)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4)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

5、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重点深化,2.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五大体现【加试】 (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

6、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1.(201711月浙江选考)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是18941913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第

7、一个高潮。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解体、贸易中心转移材料中均未体现,故答案为D。,2.(201610月浙江选考)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洋布质优价廉,人们争相购买,而土布无人使用,因此这反映了传统棉纺织业走向衰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3.(20164月浙江选考)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 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

8、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答案,解析,解析 读上表数据变化:1894年以后,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各方面都较以前取得快速发展。 析选项:A、C项从材料数据中无法直接得出,此时纺织业发展最快最大,由此排除D项。,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c) (1)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知识排查,考点二 民国时

9、期民族工业的发展(1912194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最主要原因) (2)时间:民国初年(19121919年)。 (3)主要行业:纺织业(最大)、面粉业(第二)等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 (1)战争的破坏(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 (2)政策的打击(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苛捐杂税)。 (3)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

10、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重点深化,(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民族工业对中国社会转型进步的推动作用 (1)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

11、经济和阶级基础。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1.(20174月浙江选考,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由材料“提倡改良

12、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可知,作者希望民族产业有所改进和提高,故C项正确; 提倡国货并不代表抵制洋货,故A项错误;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D项不是歌词的本身目的。,答案,解析,2.(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A.矿山开采业 B.机器制造业 C.航运业 D.面粉业,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此期间(中华民国建立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民族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应该属于轻工业,矿山开采业、机器制造业、航运业均属于重工业,故A、B、C项错误; 面粉业属于轻工业,故D项正确。,3

13、.(2018富阳学考满分交流)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解析 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属于主观因素,不属于政治前提,故A项错误; B、C两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但不是政治前提,故选D项。,答案,解析,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知识排查,考点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 (1)饮食结构: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鸦片战争后,西餐进入中国,中西餐

14、并行于世。 (2)住宅: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典型的民居,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3)婚俗变化:近代婚姻风俗:主张婚姻自主。新中国成立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4)丧礼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农村多实行传统丧礼。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5)其他风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反对迷信、社交礼仪的变化,公历的使用等。,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四个突出特征 (1)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 (2)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地域之间

15、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 (4)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重点深化,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带来的三方面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0184月浙江选考,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

16、(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真题研磨,找错点,抓题眼,答案,抓题眼 “到1900年以后,女子缠足陋习仍在社会上大量存在,影响了女鞋制造业的发展”是题眼所在,意在说明传统习俗观念影响力巨大,比较备选项,A项与此立意一致。 找错点 立足史料信息是得分的唯一依据,B、C、D项均与史料大意不符。故答案为A。,1.(20174月浙江选考,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新世界,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