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1737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

2、好愿望与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及导入1、课前预习。(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2、情境导入。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二、课堂学习1、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全文。(2)四人为一组讨论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3)概括每节内容。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3、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辩,隐喻作结。2、人物赏析。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6)总: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三、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自编68道理解

4、性默写填空题。第二课时一、课堂学习1、诵读课文。2、品读探究: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1)第3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明确: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2)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3)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明确: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对木兰的赞美,再一

5、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明确: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1)详略安排:从军缘由 详写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 详写亲人团聚 详写(2)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而一

6、般的材料就略写。 4、修辞手法的学习:本文除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1)排比:它是由几个(一般有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组成,来增强语势,表示强调或逐层深入。 举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渲染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2)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入耳,很有感染力。 举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句词性也一致,“对镜”与“当窗”“帖”与“理”,“花黄”与“云鬓”对称

7、,写出木兰恢复女装的欢乐情绪。) 3、比喻:举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4、反问:举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反问,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拌男装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二、拓展延伸,德育渗透当我们说到爱国时可能有同学们想到:那就是扛枪打仗甚至是为国捐躯,或者是在洪水中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又或者是在更危险的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中学生爱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 三、课后作业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