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1681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台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台阶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一篇优美感人的散文。本文将一位父爱坚强、勇敢、朴实的性格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韵味深长,表达了作者与父亲之间浓厚的亲情。学情分析: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文立意新颖,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问题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能力分析。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父亲”形象

2、的分析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只是给学生揣摩的时间要充分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教学重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教法: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

3、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背景音乐父亲)

4、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他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以至于在人群中我们将他分辨出来;他也可能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值一提。然而,就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悟与思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台阶,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父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二、读课文-知文意。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悉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一句较完整的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认识,我给大家提示一下,一般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除了有人物,还应该有原因、经过、结果。明确:本文通过写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要建造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于是花大半生的时间精力终于造成了一座高台阶的房屋。(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文意,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通过课下、课上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理情节-懂人物。通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再次熟悉了课文,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1、父亲为什么要建一座高台阶的房屋?能从文中找

6、到相关的语句吗?明确:“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2、 明确了这个问题,找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就抓住了本文的“文眼”,这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和任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大家对抓关键句理解全文这个方法有更深的体会,我们将全文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讨,在研讨中体会文章的情感。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明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台阶不仅仅是台阶,它有丰富的象征,它象征着有地位的生活,有地位的生活就意味着被人尊重被别人看得起,有富足的生活,愿来父亲追求并不是只有高台阶的房屋,他追求的是富足,受人尊重的生活。从这一点,你能勾勒出父亲的什么形象?明确:自卑、不甘

7、人后、上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读出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以下几个问题要求相同。明确: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文中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明确:描写略。为梦想而努力,不怕吃苦,谦卑、造好高台阶,父亲心愿达成,父亲坐在上面什么感受?为什么?明确:描写略。极不自在: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小结: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梳理,相信刚才模糊的父亲形象在你心目中,应该已经是清晰、生动、立体了起来,谁能用一句或

8、一段完整的话来总结一下父亲的形象?明确: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小结:看来,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这个方法看来同学们有所掌握。(设计意图:此环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另外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展示是考虑到学生在表达时不是很完整、连贯的情况,引导他们会完整、流畅表达。四、悟课文-挖内涵。1、“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

9、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希望像父亲一样的农民由贫穷走向富裕,有被漠视走向被尊重,有自卑走向自尊。2、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联系实际说说有怎样的主题。答案:讴歌父

10、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层的挖掘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五、小结课文: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一生虽然让我们感觉到有些地方很可悲,但是他一定不是可怜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与他跟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虽然一无所有,但是他们艰苦创业,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厚重的那级台阶!父亲是一部大书!六、布置作业:通过李森祥的台阶,我们学到了有益的写作技巧,更认识了一位可敬的父亲。今天的作业就与父亲有关。必做: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

11、爱戴自己的父亲,写一篇与父亲有关的小美文。 选做: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设计意图: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让学生有作业的压迫感,巧妙完成对父亲的深刻解读。同时,通过课外篇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七、课后反思:今天上了一堂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台阶,可能在听课老师眼里觉得整个课堂的流程比较完整,调动学生气氛还可以,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从文本中去感受父亲的伟大形象,体会到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从爱的角度去认识父亲,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课堂上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就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作一点反省。值得继承的地方:

12、本课在设计时,我教学的重心就放在了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感受父亲的艰辛,体会父亲的精神世界,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来达到本单元课文的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参与要“活起来”,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唤醒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和扩充学生缺乏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在课文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从而让学生在的广阔生活情境中去体验语文的博大、自然与精深。“用生活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获得情感的体验”是我上课要达成的一个理念,也是一直以来我努力的方向。台阶这篇文章虽然作者30年前写的,当时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也离学生

13、比较远,但其实在生活中还是可以找到当时的影子的,很多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并不富裕,家里的父母还是每天趁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我引领学生挖掘这种生活信息,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教师调动起来的生活信息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文本中的父亲和儿子对话,从而与课文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体验。存在的不足:教学过程中,谈自己父亲的环节,因时间关系没来得及拓展。由于听课的原因学生有点紧张,不是那么活跃,敢想不敢说,有点畏首畏尾,语言表达上也不是太精彩,有些同学理解也比较肤浅。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别,预习的效果不同,所以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不强,也不够自信,所以表现出一种旁听的状态。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到不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成熟、完美。附板书设计:台阶 李森祥心愿 准备 建造 熬不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要强 尊重 坚韧 谦卑 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