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3967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时间标题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中心发言人成员一、课标要求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 运用地球仪,说岀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5.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二、教材分析 章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点。学习地球的相关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中的经线、纬线、经

2、纬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旋转中心、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大体状况。作为初中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地球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上初中,都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开始可能普遍很积极,求知欲望强,但是心理却很脆弱遭受挫折很容易失去信心;这个阶段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以感性认识为主; 学习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性也都比较有限。 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和接触层面的弱势和优势,在教学方

3、法上以实物进行展示和讲解,如经线和纬线,还没形成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差,针对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用一个只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经纬仪,直观展示给学生看,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四、教学目标(结合课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2、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线0线的确定;掌握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度数范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3.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了

4、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掌握比 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掌握地图上的三种 向方法方法。6、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五、教学重点难点应对措施和思路教学重点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

5、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2、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运用地球仪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利用地图进行讲解3.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进行演示4.加强练习 ,个别辅导5.学生兵教兵教学难点1.经纬网的特点2.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3.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1.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进行演示2.加强练习 ,个别辅导3.学生兵教兵五、课时安排第一节 前言、地球和地球仪 3课时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3课时第三节 地图 2课时六、知识结构七、其它补充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