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61139371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田港:黄石新港二期工程11-13#和23#泊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 办 单 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 办 所:深圳公司 工程设计资格: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 书 编 号:A111001957发 证 机 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证 日 期: 2015 年 03 月 17 日 主 管 院 长:燕太祥 教授级高工 院 管 总 工:方爱东 教授级高工 主 办 所 长:祝健康 高级工程师 主 管 总 工:陈维升 高级工程师 项 目 经 理:李 超 注册咨询工程师 主要参加人: 王中华 陈维升 郑书禧 林子涵肖航 张志良 鄂 巍 高 欢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目 录第 1 章 概述11.1 项目背景11.2 工作思路31

2、.3 主要结论4第 2 章 黄石新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82.1 黄石新港发展现状82.1.1 黄石新港建设现状82.1.2 生产经营现状102.2 存在的主要问题13第 3 章 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163.1 项目功能定位163.2 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163.2.1 黄石新港总吞吐预测163.2.2 主要货类吞吐量预测173.2.3 能力平衡分析263.2.4 本项目吞吐量预测273.2.5 到港船型预测283.3 投资必要性分析29第 4 章 工程建设方案334.1 工程建设规模334.1.1 总平面布置334.1.2 工艺布置354.1.3 水工建筑物方案394.1.4 给排水、消防、环保、

3、安全、劳动卫生404.2 工程投资估算494.2.1 工程概述494.2.2 编制说明504.2.3 工程估算50第 5 章 投资经济评价565.1 评价说明565.1.1 评价说明565.1.2 评价依据565.1.3 基准收益率565.2 基础数据575.3 财务分析585.3.1 营运收入估算585.3.2 成本与费用估算605.3.3 财务效益指标测算615.3.4 敏感性分析61第 6 章 项目风险分析和对策636.1 项目潜在风险及影响效果636.2 风险应对策略64附表65附件-专家评审意见741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第 1 章 概述1.1

4、项目背景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港公司”)由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80%)与黄石市交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 20%)于 2014 年 12 月合资成立。根据黄石市政府“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港口发展原则,新港公司主要负责黄石港棋盘洲港区及后方临港配套产业整体开发、建设和运营。截至 2017 年底,黄石新港一期 19#泊位码头工程已全部建成,其中 12#和 79#泊位已竣工验收,海关监管场所已获批。2017 年 9 月 29 日,黄石新港疏港铁路贯通,同年 11 月 10 日,黄石新港铁水公联运示范项目列入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17 年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722

5、万 t,其中散货 620 万 t,件杂货 57 万 t,集装箱 2.28 万 TEU;2018 年 19月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 957 万 t,其中集装箱 3.34 万 TEU,长江中 游现代化、综合性的内河港口已初具规模。未来,黄石新港将充分 利用铁水联运通道和长江干支航线中转,积极拓展腹地,将新港从 长江中游的“终点港”转型为“中转港”,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多式 联运节点。黄石新港二期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包括 56#、1113#和 2123#共 8 个泊位,该工程于 2012 年11 月获湖北省发改委批复,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 56#泊位,此外2122#泊位已通过盐田

6、港股份投资审批。为此,湖北省发改委、省1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港航局多次督办二期工程建设,黄石市政府也要求加快该工程建设进度,保障黄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的运输需求。从黄石新港所面临的新环境看,也要求加快推进二期工程的建设。在集装箱运输板块,自 2017 年 4 月老港口岸关停后,黄石新港 集装箱单月作业量明显提升,未来将重点拓展四川、重庆等西南腹 地,利用铁水联运通道开展翻坝运输,预计周边集装箱运输需求将 加快增长;长江干线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特别是江海直达船型的 研发运用,对新港集装箱泊位等级和岸线长度提出更高要求,现有8-9#泊位的靠泊等级与岸线长度

7、已无法满足同时停靠二艘大型集装 箱船作业,严重影响了码头的操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通用散杂货运输板块,随着 2018 年黄石港务集团外贸码头彻底关停,预计将有400 多万 t 通用散杂货转移至新港,加上新港现有 100 多万 t 通用散杂货,合计将有 500 多万 t 的作业需求,考虑未来新增需求,预测到2025 年新港通用散杂货吞吐量将达到 710 万 t。目前,新港已建成使用的通用泊位仅有 3 个(57#泊位),考虑待建的 2122#泊位,通用泊位也仅有 5 个。按单个泊位合理年通过能 80 万 t 估算,至少需要 9 个通过泊位,现状缺口为 4 个。基于以上背景,为适应港口市场需求,优化完

8、善新港码头功能布局,提高集装箱码头靠泊能力和通用码头通过能力,新港公司拟申请二期工程 11-13#多用途泊位和 23#通用散杂货泊位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为进一步研究本项目的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功能定位、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与分阶段实施、投资经济效益和风险,为企2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业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受新港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工作。2018 年 9 月 5 日,新港公司在黄石市组织召开了本项目的专家评审会,本报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而成。1.2 工作思路本项目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全面

9、分析黄石新港建设、生产运 营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二,结合腹 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区域综合运输通道、重要货种运输需 求调查等,预测黄石新港的货物吞吐量,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第 三,客观、合理评估黄石新港专业化散货泊位、通用散杂货泊位和 集装箱泊位的通过能力,并进行能力平衡分析,合理确定本项目的 建设规模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第四,简述工程建设方案,进行投资 估算,测算财务效益,判断项目财务可行性;最后,评估项目潜在 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并对未来业务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总体要求

10、沿江非法码头整治黄石新港一期、二期码城区港区码头搬迁头建设运营现状本市水运需求新港货物吞吐量预测周边腹地转运需求多式联运通道开通新港口岸开放扩大已建和在建泊位能力平衡分析总体建设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总体和分阶段投资估算分阶段建设方案财务效益估算 投资经济效益投资风险和防范结论和建议投资必要性分析成本费用估算图 1-2-1 项目研究思路图1.3 主要结论(1)市场需求有保障2017 年黄石新港完成集装箱 2.28 万 TEU,通用散杂货 120 万 t。随着 2018 年黄石港务集团外贸码头彻底关停,预计将有 400 多万 t通用散杂货转移至新港,合计将达到 500 多万 t,现有通用泊位通过能力

11、明显不足。预测到 2025 年,黄石新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达到 32304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万 t,其中大宗散货(煤炭、铁矿石)1200 万 t、矿建材料 1000 万 t、通用散杂货 710 万 t,集装箱 20 万 TEU(折重 320 万 t)。在预测的 2025 年 3230 万 t 吞吐量中,新港既有市场客户运量2360 万 t;大宗散货商贸物流(多式联运)业务拓展运量 350 万 t;黄石老港转移运量 520 万 t。经测算,考虑已建和在建的通用泊位,2025 年前缺口为 4 个。通过新建 1113#多用途泊位和 23#通用散杂货泊位,可以有效

12、新增4 个通用泊位(89#,23#,13#兼顾),新增通过能力 320 万 t;同时,可以明显提高集装箱泊位靠泊能力和操作效率,促进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因此,本项目的市场需求有较强的保障。(2)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1113#泊位的功能定位为多用途泊位,承接现有 89#泊位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其中 1112#泊位用于集装箱作业,13#泊位近期用 于散杂货作业,远期随着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增长,可调整为集装箱功能。23#泊位的功能为通用散杂货泊位。通过本项目建设,有利于 优化完善新港码头功能,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分工合理的作业区 布局。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 1113#多用途泊位,岸线长 388m,配套新增

13、陆域面积约 20.12 万 m2(约 300 亩),年设计通过能力为集装箱 30 万 TEU,通用散杂货 80 万 t。新建 23#通用散杂货泊位,岸线长 123m,年设计通过能力 80 万 t,并将 89#泊位调整为通用泊位。本项目实施后,将新增年通用散杂货通过能力 320 万 t,集装箱5黄石新港二期工程 11-13#、23#泊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10 万 TEU。本项目的建设期为 5 年,建设时间为 2018 年底至 2023 年底, 其中 2018 年底至 2020 年底主要建设 1113#泊位、23#泊位及后方堆场征地;2020 年底至 2023 年底主要建设后方堆场工程。图 1-3-1 项目地理位置图(3)投资必要性充分本项目的投资必要性充分:是缓解黄石新港通用散杂货泊位能力严重不足,满足散杂货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是提高集装箱泊位靠泊能力和操作效率,完善码头功能布局的需要;是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