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38850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1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兴亡》(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隋的兴亡,误区预警,01,隋朝建立、统一以及灭亡的时间与在位皇帝容易混淆,误区,阅读隋书不可能了解的史实是( ) A陈朝被灭天下统一 B炀帝废周建隋 C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通 D科举制度确立,典例警示,B,误区分析:本题考查对隋朝历史中重大事件的记忆。其中A、C、D三项都与隋朝的相关史实相符,隋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 B项不符合史实。,0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大运河的开凿是一件 “坏事”。,误区,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巩固国 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因此,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那么构 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 A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便于帝王南巡游玩,典例警示,A,误区分析:本题考查对大运河开凿的意义的理解。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这是其主要作用。如果对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清,本题容易误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