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37642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Zn-65 Cu-64 H-1 N-1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名词中与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温室效应 赤潮 酸雨 光化学烟雾 臭氧空洞潮汐 富营养化 白色污染A. B. C. D. 【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时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酸雨是大量排

2、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白色污染是废弃的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故选B。2. 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B.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3、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32C.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样中一定有SO42D. 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N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盐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H2SiO3沉淀,所以有可能含有SiO32-,A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也可以是SO2,所以式样可能含有SO32-或HSO3-,B错误;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可能是BaSO4或者AgCl,所以原溶液可能含有SO42-或Ag+,C错误;加碱后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碱性气体只有NH3,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N

4、H4+,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3. 分离NaCl和NH4Cl的最佳方法是( )A. 利用溶解度不同,采用结晶法 B. 加入烧碱C. 直接加热法 D. 加入AgNO3溶液【答案】C【解析】A、B可分离,但方法较复杂,D不能除杂,只有选项C直接加热法可分离,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气体,然后在冷处又化合生成氯化铵,而NaCl不能,二者分离,故选C。点睛:(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

5、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4.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B. 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C. 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D.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答案】C【解析】A. 二者在常温下与铜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B. 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都能是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 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浓硫酸能使纸变黑,能够鉴别,故C正确;D.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稀硫酸

6、放出气体,能够鉴别,但操作没有C简单,故D不选;故选C。5. 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 NaNO2、N2 B. HNO2、N2 C. NO、HNO3 D. N2、N2【答案】A【解析】2NO2+2NaOH=M+NaNO3+H2O该方程式中氢原子已经守恒,再分别根据钠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守恒知,M中含有一个钠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以M是NaNO2;8NH3+6NO2=7X+12H2O该方程

7、式中,氢、氧原子已经守恒,根据氮原子守恒知N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N是N2。故选A。6.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A. 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 B. 一定是NO2气体C. 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 可能是NO2一种气体【答案】D【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2、O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

8、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2或NO2与NO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由此可知答案为C。7. 下列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A. 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B. 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NH3C. 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 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答案】A【解析】A铵盐都是离子晶体,都易溶于水,故A正确;B.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反应生成氨气,铵盐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故B错误;C碳酸铵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中

9、的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铵盐的性质,把握铵盐的溶解性、稳定性与酸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铵盐的基本性质有:属于离子晶体,易溶于水,可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要熟悉常见的几种铵盐的性质,如硝酸铵、氯化铵和碳酸氢铵。8. 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 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CO2气体B. 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C. 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D. 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10、答案】D【解析】A不正确,只能说明含有SO2,因为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不正确,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变混浊。C不正确,因为SO2和CO2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D正确,SO2首先被氧化,排除其干扰,答案选D。9. 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 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 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 NO和O2反应生成NO2 D. 由NH3制碳铵或氯铵【答案】A【解析】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的过程,是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元素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B、氨的催化氧化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11、C、NO与O2反应生成NO2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D、由氨气制碳铵和氯铵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故选A。10. 将质量相同的四份Cu粉,分别置于过量的下列酸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 稀H2SO4 B. 浓H2SO4 C. 稀HNO3 D. 浓HN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稀H2SO4与铜不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体;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气体2/3mol;Cu+4HNO3(浓)=C

12、u(NO3)2+2NO2+2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体。答案选D。考点:铜的性质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采用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 N2(NO2)通过水洗气 B. NO(NH3)通过浓硫酸洗气C. N2(O2)通过灼热的铜粉 D. NH4Cl溶液(I2)用CCl4萃取分液【答案】A【解析】ANO2可与水反应生成NO,混入新杂质NO,故A错误;B. 氨气能够被浓硫酸吸收,而NO不能,故B正确;C. 氧气能够与灼热的铜粉反应,而氮气不能,故C正确;D. I2易溶于CCl4,可以通过萃取分液除去NH4Cl溶液中的I2,故D正确;故选A。12. 在

13、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则浓H2SO4的实际体积为()A. 等于50 mL B. 大于50 mLC. 等于100 mL D. 大于100 m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铜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若被还原的H2SO4为0.9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8mol,则V=1.8mol18mol/L=0.1L=100mL,由于只有浓硫酸与铜反应,而稀硫酸不能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大于100mL,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应用的知识。13

14、. 下列气体中易液化,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致冷剂的是( )A. N2 B. NH3 C. NO D. N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2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A错误;BNH3易液化且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制冷剂,B正确;CNO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C错误;DNO2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用途14.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 、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成( )A. Al3+、CH3COO、Cl B. Na+、NH4+、ClC. Mg2+、Cl、Fe2+ D. Mg2+、Ba2+

15、、Br【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因H+和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Al3+、CO32-相互促进水解,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因H+和Fe2+、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考点:离子的共存问题15. 如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A. 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 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 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 向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答案】B【解析】A、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A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