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24707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原毁 课件(23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17原 毁 韩 愈,栏目链接,j,di,nu,bn,少,稍,已,矣,栏目链接,“故”,缘故;“事”,事情,栏目链接,美好、有成就,整治、治理,研修、修行,长、高,竟然、却,是,乃至,代词,你的,“乃尔”连用,相当于“这样”,栏目链接,原因、缘故,旧的、老的,事、事故,故意,名望,听见,见闻、知识,用鼻子嗅,栏目链接,动词作名词,取得进步或收获,动词作名词,功用,本领,形容词有做名词,善:优点,栏目链接,形容词有做动词,善:擅长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光:光大,名词活用为状语,外:对外;内:对内,栏目链接,状语后置,状语“于众”后置,“又尝于众语曰”,判断句,“也”表判断,栏目链接,判断

2、句“也”表判断,定语后置句,定语“有舜者”后置,“闻有舜者古之人”,栏目链接,栏目链接,题 目 解 说,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栏目链接,写 作 背 景,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士人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

3、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栏目链接,栏目链接,内 容 理 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 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栏目链接,内 容 理 解,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各段写了些什么内容。,明确:第1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待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第2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责人详,待己廉。第3段,揭示“毁”的社会根源及危害,根源“怠与忌”,危害“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第4段,阐明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希望:把根绝毁谤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栏目链接,内 容 理 解,3

4、第一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层。第1层从“古之君子故人乐为善”,总论责己、待人的正确原则及其效果;第2层从“闻古之人有舜者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举例论证;第3层从“其于人也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谈宽于待人。,栏目链接,内 容 理 解,4第2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层。第1层从“今之君子则不然故自取也少”,今之君子责人待己的做法及危害;第2层从“己未有善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待己廉;第三层从“其于人也吾未见其尊己也”,责人详。,栏目链接,内 容 理 解,5第3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层。第1层从“虽然而忌者畏人修”,从道理上作理论性概括;第2

5、层从“吾尝试之矣懦者必说于色矣”,以自身经历作例证,分析“忌”的心理及表现;第3层从“是故事修而谤兴难已”,得出结论,发表感慨。,栏目链接,写 作 特 色,1鲜明的对比。 本文中“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构成贯穿全文的对比。古之君子,责备自己很重,很周全,要求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很随和,毫不苛求;今之君子,要求自己很低,要求别人却很苛刻;这中间,段与段,层与层都采用对比写法,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与待人“轻以约”,今之君子与之相反;“重”与“轻”,“周”与“约”又构成具体的对比。古、今君子的具体行为亦构成对比。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也愈益强烈。,

6、栏目链接,写 作 特 色,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本文的重点并非是赞颂古之君子,而是抨击今之“君子”的责人详,待己廉,在于挖出其思想根源,因而文章对此着重予以论述。“毁”的思想有两方面,但主要是“忌”,文章对“怠”一笔带过,而着重分析了“忌”。,栏目链接,写 作 特 色,3寓理于形。 本文虽是说理文,但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的手法来讲道理。如语言描写,第一段穿插了古之君子责于己的话:“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如行为描写,“日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如情景描写,写作者当着众人的面评论某人为“良士”或“非良士”,众人或表态或不表态,其心情都是嫉妒。,栏目链接,结 构 框 架,栏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