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22906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勤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三语文 命题人:刘晓娥(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观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四字综括孔子之道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殊不知,“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圣人观。孔子本人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他所视之为最高境界的“圣”,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必须兼备,即必须内外兼通。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圣”显然并非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

2、,而更重外在的惠民济众甚至连王天下之尧舜都不足以当此。此“圣”虽然远超仁境,但却以仁为根本,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达人至其极,即是博施于民而济众,亦即圣。可见,即使是仁境,孔子也不认为其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还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至于作为仁之极的圣境,其必备化人之功,自不消说。这一思想,孔子在他处还有更明确的表达。在他与子路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但却远未臻圣境。“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显然,孔子所谓“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则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

3、,可谓不违训诂。如认为“内圣外王”意指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仅把圣解作圣德,此解既不合训诂,又违背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五行以 “闻而知之”为圣,此解与“圣”之本义正相通。说文认为“聖从耳”,段玉裁注引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聖”之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可见,圣之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圣”之引申义。五行所谓“圣”近乎其本义,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本义抑或引申义,圣都不能直接解作圣德。故以“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圣”之义即无着落。孟子已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且其圣人观已有异于孔子。荀子欲合“尽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

4、圣王”之教。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正因受孟、荀圣人观之影响,故“内圣外王”之语虽始出于庄子天下而非孟、荀之口,然现代新儒家却仍喜以之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只是他们未曾顾及,虽可以内修其德、外以德化统括孔子及儒家思想,然无论就训诂抑或思想层面而言,皆难以将孔子之所思简约为“内圣外王”。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认为王天下的尧舜都不可称为“圣”的原因是其内在之德与外在惠民济众之举是并重的。B“仁境”不及“圣境”,但必须有外在立人、达人之功;而圣境,自然也应该具备化人之功。C由

5、“聖”的甲骨文可知“通”应是其引申义,因此孔子视为最高境界的“圣”,必须内外兼通。D“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这里所说的圣是完全不同于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从训诂和思想的层面论证了“内圣外王”的思想并非孔子的圣人观。B作者引经据典,引用了一些的先秦经典篇章,可谓材料丰富,论证有力。C文章以孔子与子贡、子路的对话来论证孔子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D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否定现代新儒家概括的孔子之道及其儒家思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与说文解字两者在对于“圣”字训为“通”的理解上是一致

6、的。B五行和孔子对“圣”的解释使得“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缺乏依据。C孟子、荀子所理解的“圣”与孔子所认为的“圣”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D正因为受孟、荀二人影响,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家思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河之洲 陈忠实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我是少年时

7、期初读那首被称做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

8、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雨下起

9、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

10、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有删改)4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11、是( )(3分)A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 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B第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C“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6赏析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

1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2015年6月他在贵州调研时将精准扶贫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共同富裕”原则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理论源流。精准扶贫要求实施精细化的扶贫方式,“从扶贫机制上由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到更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摸索出适合的致富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现实需求。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 “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需要精细化

13、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摘编自2015年10月21日“人民论坛”)材料二:我国正在推进实施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分别为: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其中包括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等“传统项目”,也包括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新手段新方法。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1月23日)材料三:贵州省贫困户构成类型致贫原因(来源:201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材料四: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参与式的贫困治理新理念促使贫困群众积极主动、自愿地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提

14、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满意度。精准扶贫模式不仅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也遵循市场规律,将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农户统一起来,形成五位一体的贫困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贫困治理的有效展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更加多元化,贫困表现更加多样化。当前贫困人口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家庭收入增长扩展至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不仅要高度关注辑决其就业、增收等问题,也要重视、完善、保障其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条件。 (摘编自“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年4月21日)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习总书记不仅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还对“精准扶贫”的内容作了

15、精准概括。B精准扶贫十大工程既有传统项目,也有创新项目,体现了“精准帮扶”的要求。C贵州省的帮扶类型表明该省的精准扶贫工作既有创新之举,也有遗漏之处。D致贫因素和贫困表现的多样化、贫困人口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精准扶贫思想的产生既有“共同富裕”的理论源流,又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B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要将“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模式与“扶智”“扶技”,强化“造血”功能的创新模式有机结合。C精细化扶贫要求高度关注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等问题,重视、完善、保障其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条件,满足其家庭收入增长、社会参与、生态环保等需求。D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既有先天性自然性因素,也有家庭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扶贫才能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精准施策。9“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它有哪些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