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20447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课件(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1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 走进实验室 第2课时 声现象 第3课时 物态变化 第4课时 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第5课时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第6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第7课时 质量与密度,2018/11/24,教育科学版,2018/11/24,教育科学版,2018/11/24,考点1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考点聚焦,(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说明 步骤(3)、(4)、(5)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教育科学版,2018/11/24,考点2 长度

2、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米( m),刻度尺,零刻线,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教育科学版,2018/11/24,易错点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1光年9.461015 m。 2时间的测量,教育科学版,2018/11/24,3.误差是_和_之间的差异。 4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2)化曲为直;(3)化整为零;(4)方格法等。,测量值,真实值,注意 测量工具的选择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合理的选择。,教育科学版,2018/11/24,考点3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个问题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为了探究的方便,在设计实

3、验时,先考查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说明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育科学版,2018/11/24,测量误差和测量错误的比较,教育科学版,归类示例, 类型一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例1 一天,李明同学在火炉旁,将手中的铁钩放在炉火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把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烧红了磁铁后,它的磁性变强还是变弱?他猜想应该是温度越高磁性越强吧!为此他设计并做了实验:将一个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堆小铁钉,现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请回答:,教育科学版,(1)根据

4、李明同学所做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一结论有什么应用?请列举一个应用的设想。 (3)你认为李明同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运用了怎样的探究学习步骤?,磁铁的磁性在高温时会减弱。,电视机内的扬声器尽可能远离发热的电子元件,防止扬声器内永磁体因高温退磁而损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教育科学版,解析 题目中“烧红了磁铁后,它的磁性变强还是变弱?” 提出问题;“应该是温度越高磁性越强吧!” 猜想与假设;“将一个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堆小铁钉,现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点评 科学探

5、究有7个环节,很多实验考试题都会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进行考查。,教育科学版,例2 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猜想:呈在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 _。,室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教育科学版,解析 水蒸气要遇冷才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水雾。夏季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卧室内开空凋,玻璃窗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点评 “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灵魂,猜想

6、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应尽可能提出有依据的猜想。,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3 2011济宁 如图1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cm。,1.85(1.831.86)均可,解析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 mm,读数应该准确到分度值,并估读下一位数字。,点评 测量时要遵守使用规则,尺子要放正,刻度要与物体对齐而且尽量贴近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教育科学版,例4 如图12所示是测量一枚硬币直径的方法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硬币的直径为_cm; (2)测量时,直尺与三角板的放置有什么要求?,2.10,直尺与三角板

7、应垂直放置。,教育科学版,解析 这是长度测量中的特殊方法;配合法。 (1)要注意没有利用直尺的0刻度线,减去起始刻度线的读数才是硬币的直径。 (2)测量时,直尺与三角板应垂直放置。,点评 有些测量是很难直接测量,有的需要用配合法,本题是一个典型的配合法测圆的直径的方法。,教育科学版,例5 2011赤峰 读图,图13,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5 min10 s,教育科学版,解析 图中停表里面小圈的指针是分针,读数是多少min,外面大圈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转一圈就是一分钟,读数是多少s。实验室还有一种停表的读数,秒针要转两圈才是60 s,这就要先看

8、里面小圈的指针在两位数字间有没有过半,过半了,秒针就读第二圈。,点评 无论是长度测量还是时间的测量,适当选择测量工具是前提,要根据实际要求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择测量工具,例如,测量操场的周长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所以,选择尺子时就不要选择毫米刻度尺。,教育科学版, 类型三 控制变量法,例6 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时,他取泡沫塑料和卫生纸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14(a)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教育科学版

9、,教育科学版,(1)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只要求写出一条) (2)和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要控制玻璃杯中水的质量相等(或要控制两种保温材料的厚度相同)。,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卫生纸要好。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时,水的温度降低得较慢。,当时的室温大约是20 。,教育科学版,解析 本题通过探究活动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以及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由于是要探究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考虑到水温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保证影响水温降低的因素都基本相同。这样在操作时就必须要控制与此相关的量相同,即要使玻璃杯中水的质量、初温相等

10、,另外,两种保温材料的厚度也应取相同的。 (2)从图(b)中可以看出,热水在两种保温材料的作用下,温度降低的快慢不同,其中卫生纸作保温材料时,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快,故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卫生纸要好。,教育科学版,(3)根据热传递并结合图1(b)可知,当时的室温大约是20 。,点评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应用控制变量法的试题。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对比,得出实验结论。,教育科学版,教育科学版,考点聚焦,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振动,介质,波,声波,固体,气体,340,教育科学版,说明 (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要有振动着的发声体;二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

11、听觉范围内。 (2)人耳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 空气传导: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教育科学版,考点2 声音的特性,1_、_、_是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比较 音调、响度和单色,频率,振幅,教育科学版,点拨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粗尖” ,响度指音量的“大小”; 辨别不同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靠的是音色。 2超声波和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称为_,把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_。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_Hz和_Hz之间。,超声,次声,20,20000,教育科学版,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人们以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

12、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的响度不能超过_分贝。,2噪声及其控制,分贝(dB),90,声源,传播,人耳,教育科学版,考点4 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_。 应用:回声测距、定位、B超、双耳效应等。,点拨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障碍物(如高山、建筑物的墙壁等)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差要大于0.1 s。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因此,要能辨别出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7 m;若小于17 m则只能是感觉原声加强了,歌剧院、音乐厅等都要考虑回声。,2声音可以

13、传递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信息,能量,教育科学版,2018/11/24,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 声波是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次声波也都是声波,它们的传播也需要介质,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不是声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教育科学版,归类示例, 类型一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利用,例1 2010成都 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科学版,A. 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 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 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 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

14、航,解析 A项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项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项实验表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项中蝙蝠利用的是回声定位,故 A正确。,点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这也是历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以填空、实验等多种方式考查,考查时往往还要涉及声速、声波等知识点,并且与电磁波对比考查。,教育科学版,例2 晚上,小吴在家中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燃后放在音响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响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响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在空内不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烛

15、焰越靠近音响,烛焰摇曳得明显。由此可以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的影响所致。 (2)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_; _;,声波(或交响乐音或音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教育科学版,解析 本题为情景题,题目中给出了以下几个情景:交响乐响起来,从镜子里发现音响前面的烛焰在摇曳;烛焰越靠近音响,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认真分析情景,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就容易找出问题的答案。,点评 本题是考查声音的传播也是能量的传播,响度能反映能量的大小,而响度的大小又与振幅的大小、距离的远近有关。,教育科学版, 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例3 2010苏州 一阵低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