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19174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导与练同步: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球的宇宙环境1、2、3、1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5、6、7、8、9、10、14地球的圈层结构11、12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

2、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1.D2.C第1题,月球表面无大气层,失去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过大的昼夜温差,使月球表面岩石风化严重,形成厚厚的月壤。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且突发性强,对人类威胁大。(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

3、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3.B4.D第3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

4、确。第4题,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较大,也会影响其地面实验过程;耀斑爆发,其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黑子是光球层温度变化造成的,对空间站影响较小,因此D正确。(2017山东济宁期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回答56题:5.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状况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B.C.D.解析:5.C6.B第5题,该区域西部夏季日照时数长,冬季日照时数短,是因夏季白昼时间长,冬季白昼时间短;而太阳高度不影响日照时数,海拔状况冬夏季一样,夏季天空中云量更

5、多一些,故选C。第6题,四地纬度相差不大,太阳高度也相差不大,所以影响太阳能发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日照时数。对比图中四地,两地日照时数较大,但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应靠近消费区,地更靠近省级行政中心,所以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2017山东滨州模拟)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释放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等,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据此回答78题:7.读图,下列有关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高度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峰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峰年C.100200km处

6、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D.白天,100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以上8.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气候异常B.磁暴现象C.长波通信中断D.极光现象解析:7.D8.C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小于夜间;在夜间100250km,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电离层电子浓度相同;夜间100150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白天,100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因此D对。第8题,太阳活动会使大气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读图,回答910题:9.形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

7、要因素是()A.天气状况B.洋流C.纬度位置D.地形10.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C.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D.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解析:9.A10.A第9题,读图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分布可知,b地太阳辐射量多于a地。两地纬度相当,故非纬度位置影响;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地形相差不大;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第10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热带雨林气

8、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南北纬30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2017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1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D.古登堡界面解析:11.D12.B第11题,图示区域地壳厚度中部高,南北低;地壳厚度与海拔高度不呈正相关;部分断层分布在板块内部;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指莫霍界面之上的高度,地

9、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第12题,莫霍界面平均深度约17km,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 km,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6 km。则10 km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当地时间2011年8月5日12时25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布,已经在行星际空间飞行四年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预计在2016年7月抵达木星。材料二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朱诺”号木星

10、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6分)(2)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12分)(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8分)解析:第(1)题,从增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第(2)题,注意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第(3)题,航天基地的选址一般从纬度、地形、天气、交通、发射安全性等方面考虑。答案:(1)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6分)(2)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6分)不利条件:距

11、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液态水;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6分)(3)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周围海洋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比较安全。(8分)14.读“某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10分)(2)德国多家媒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在图示地区建设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试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8分)(3)该地区城市中人们通过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降水多于郊区,这对城市

12、与郊区的太阳辐射量有何影响?说明原因。(8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年太阳辐射量自南向北递增,结合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主要与气候条件和大气环流等有关。第(2)题,图示地区位于非洲,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且距离欧洲较近,可以向欧洲输送电能。第(3)题,城市多阴雨天气,导致城市太阳辐射比郊区弱。答案:(1)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递增。原因:南部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较少;自南向北,气候逐渐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晴朗天气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增多。(10分)(2)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能量多;靠近欧洲,市场需求量大。(8分)(3)城市的太阳辐射量要低于郊区。原因:城市的阴雨天比郊区多。(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