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18567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新教材新突破——无锡地区新教材试教汇报(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 新教材 新突破,无锡地区试教汇报,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张和美,我们的试教概况 我们的思考和措施 我们的困惑,我们的试教概况,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城乡结合 各有特色,合理分工,互助互学 理论先行,建立研讨群,互相交流,及时沟通。,共同商讨 明确目标,1.教科书编排是否体现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教 科书容量是否恰当,难易度是否适合学生学习。 2. 教科书内容是否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是 否展现了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方 面发展的基本进程和重要史事,是否体现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 教科书栏目设置是否适当。 4. 教科书是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满

2、足不同地区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5. 教科书文字、插图、版式、装帧、印刷等是否 规范,适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各自试教 公开研讨,各自试教 公开研讨,全市试教 集中研讨,师生调研 撰写报告,1、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及数据分析。 我们针对人教版初中历史送审本教材在学科组老师中进行了教师的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6份。 (1)您认为送审本教材的设计与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否相符合? A、十分符合100 (2)您认为送审本教材编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A、很合理66.6 B、较合理 16.7 C、一般16.7 (3)您认为送审本教材对您最大的挑战是 A、备课的难度大50 B、时间不够 C、可借鉴的经验

3、不多33.3 D、缺乏方法的指导16.7 (4)教师对送审本教材教学的适应程度如何? A、好50% B、较好25 C、一般25 (5)您认为送审本教材的设计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A、是25% B、一般75 C、不是 (6)您认为送审本教材是否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A、有利75 B、不明显25 C、不清楚,2、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及数据分析 我们针对人教版初中历史送审本教材在试教班级进行了学生的调查问卷,共计发放学生问卷540份。现将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如下。 (1)你对历史的兴趣浓厚吗? A.十分浓厚 67% B.一般 29% C.完全不感兴趣 4% (2)你对学校里所

4、教授的历史课印象如何? A还不错,学习了不少知识 89% B.没什么感觉 9% C.讨厌上历史课 2% (3)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来源 (多选) A.教师课上的讲授 67% B.自己阅读历史教材 13% C.自行阅读课外书籍、观看影视作品 35% D.道听途说 6% (4)你认为教材对你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大吗? A.很大 68% B.很小 17% C.没什么影响 15% (5)如果教师不提出要求,你会主动阅读教材吗? A.会 67% B.不会 11% C.看情况 22%,师生调研 撰写报告,数据分析: 送审本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的编写建议,对原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度扬

5、弃,有效删选、筛选,编辑水平明显提高,内容清新,概念定义更准、更科学。与新课标的吻合度、契合度很高,真正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新试的几个栏目,如“相关史事”、“知识拓展”、“人物扫描”等,所选内容符合课程教材内容,符合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师生理解课程、理解教材。 新编教材在设计编排、内容选择上,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探究意识,也更好地体现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全体参与试教的老师、在试教中指导的老师一致认为,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送审本)编得非常成功,值得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认真准备,迎接她早日与学生正式见面。,利用微课平台创设新型历史课堂,戴文君 无锡市侨谊实验中

6、学校长 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利用微课平台创设新型历史课堂,教师制作并推送微课,学生在e教室学习微课,学生校园终端学习微课,学生在家里学习微课,给我自由!一部 美国的历史上、下,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作者: 王 希,【推荐书目】,作者:【美】坎里克方纳,【历史小论文】,利用微课平台创设新型历史课堂,没有硝烟的对垒辩论中思考,时势造英雄PK英雄造时势 战争的利与弊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恶魔还是功臣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 拿破仑是“天使”还是“恶魔”,利用微课平台创设新型历史课堂,心随笔舞习作中升华,我们的思考和对策,“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 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7、中提出: 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 “教学建议”中提出: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出: 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新课标之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新课标之教育宗旨培养学生史学素养,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思路: “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初

8、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史学育人,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应当只是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教育应该充满文化精神,浸透了文化气息。 怀特海(英),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堂,不仅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什么”、“为什么”,更要依托鲜活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对历史作出价值性的判断。,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史学育人,如何在历史教育中落实“史学育人”的要求? 一要体现在课程教材中 二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新教材之“新”,时序性 时代性 适切性,新教材之“时序性”,在内容编排上,坚持历史学科“时序发展”的特性,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9、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世界历史是在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中不断前进的。,新教材之“时代性”,世界现代史把历史的短镜头拉近到21世纪,加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这样的设计,在体现时代高度的同时,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之“适切性”,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删除过难、过偏的知识,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绥靖政策、东欧国家的改革运动、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 突出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培养学

10、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战争与和平、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与全球视野,等等。使学生增强国际意识,养成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包括课文辅助部分(课前导言、相关史事、人物扫描、问题思考等)的栏目设计,都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完美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史学育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史学育人”的功能?,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行动和具体措施。,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一部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变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

11、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教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才能实现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时序编排 点线结合,新教材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史事,“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策: 用主题线索来统摄世界通史教学,世界古代史,1、时期:人类出现15世纪末 2、基本线索与发展趋势 (1)基本是农业文明发展历史 (2)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封闭走向交流 3、基本特征: (1)多样性 (2)相对封闭、相对独立发展 (3)不平衡性 (4)交往方式:暴力与和平,世界近代史,1、时间:16-19末 2、基本线索: 纵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

12、发展 横向: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3、两大阶段: (1)14-17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及初步发展,世界开始连成整体 (2)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以及整体世界形成,时序编排 点线结合,新教材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史事,“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策: 用主题线索来统摄世界通史教学,意图: 在主题统摄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剪裁、组织,增强逻辑性、系统性,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更好实现初高中衔接。,以点带面 表述精炼,新课标的对课程内容的表述精炼,更多是以点带面为主,如美国的独立“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

13、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增加教师的授课难度,另一方面,也给授课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二次创作”的空间。,对策一: 挖掘主题,捕捉灵魂。,历史教育的最大功用是透过如烟的故事,开启学生心智,激起学生心动,寻找历史课“灵魂”的起点和教师“视界”的提升,要从更高、更广阔的领域去感悟前人的心境,倾听历史的回声。,灵魂:留给学生一个惊叹号,美国的独立,理想与现实:自由之选,统一与分裂:自由之争,原则与妥协:自由之光,案例:美国的独立,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视角认识到独立战争以及战争中彰显的精神力量在美国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点带面 表述精炼,新课标的对课程内容的表述精炼,更多地以点

14、带面为主,如美国的独立“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增加授课教师的难度,另一方面,也给授课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二次创作”的空间。,对策二: 更高立意,引领成长。,对策一: 挖掘主题,捕捉灵魂。,华盛顿的选择,维农山庄主人,大陆军总司令,制宪会议主席,联邦首任总统, 有所不为:拒当终身总统, 有所为:主持制订1787宪法,有所为:领导独立战争, 有所不为:拒当国王, 有所不为:秉持中立, 有所为:领导首届政府,以点带面 表述精炼,新课标的对课程内容的表述精炼,更多地以点带面为主,如“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

15、的影响。”一方面增加授课教师的难度,另一方面,也给授课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二次创作”的空间。,对策二: 更高立意,引领成长。,对策一: 挖掘主题,捕捉灵魂。,对策三: 丰富细节,移情体验。,细节:为历史说话,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曾经提出,我们要对历史抱有温情和敬意。那么。我们历史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从历史的细节出发,让学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知到历史的温情,从而理解历史的智慧。,细节:为历史说话,设计意图 1787年宪法在争吵了4个多月后才得以确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宪法制定的不易;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宪法体现了原则与妥协的伟大智慧。,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4个月,116天,表决569次,最后通过了短短4000英文词的宪法。而且这些都是各州选举出来的精英分子,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过启蒙思想的熏陶。,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对删减内容的处理,对策: 适度补充,重组内化。,案例: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