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18153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4章 7(2) 课时1 超重和失重(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课时1 超重和失重,学习目标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2.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梳理, 重点知识探究, 当堂达标检测,自主预习梳理,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如果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 作用力,这时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 、方向 的加速度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一、超重和失重,大于,小于,完全没有,竖直向下,

2、g,1.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物体从 开始下落,即运动的初速度是 ; 运动过程中只受 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a,所以a . (2)运动性质:v0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 (1)条件:具有 的初速度.只受 . (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二、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静止,0,重力,g,0,g,竖直向上,重力,g,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 (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 ) (3)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 (4)物体处于失重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 (5)物体做竖直

3、上抛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 ),重点知识探究,一、超重和失重,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 (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哪?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 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 还是小?,答案,答案 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 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图1,答案,(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哪?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 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

4、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失重的比较:,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 (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1 (多选)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

5、,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3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晓敏的重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一定竖直向下,解析,答案,图3,解析 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错误,B正确; 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减速,也可能向下加速,故C错误; 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Fma,即50g40g50a,解得a ,方向竖直向下,故D正确.,针对训练1 如图3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

6、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 一定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 大于B的重力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 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 力小于B的重力,解析,答案,图3,解析 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之间安全带的作用力为0,A正确,B、C错误; 降落伞打开后,A、B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B有:FTmgma,即FTmgmamg,故D错误.,

7、例2 在电梯中,把一物体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取10 m/s2),图4,解析,答案,答案 30 N 不变,(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解析 根据题意4 s到18 s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 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知: 压力和重力相等,即G30 N;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得:物体的重力不变,(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解析,答案,答案 6.67 m/s2 6.67 m/s2,解析 超重

8、时:支持力最大为50 N,,失重时:支持力最小为10 N,,二、从动力学观点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答案,答案 (1)都只受重力作用,是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都处于失重状态. (3)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的逆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后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对竖直上抛运动的理解 1.性质: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 (1)上升过程: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2)在最高点时,物体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仍为g.,3.运

9、动规律:,例3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面高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解析,答案,答案 7 s 60 m/s,解析 解法一 分段法 绳子断裂后,重物先匀减速上升,速度减为零后,再匀加速下降.,重物下降阶段,下降距离Hh1175 m180 m,重物落地速度vgt260 m/s,总时间tt1t27 s,解法二 全程法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可解得t17 s,t25 s(舍去) 由vv0gt,得v60 m/s,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1.分段法 (1)上升过程:v00、ag的匀

10、减速直线运动. (2)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2.全程法 (1)整个过程: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规律vv0gt,hv0t gt2. (2)正负号的含义 v0表示物体上升,v0表示物体下降. 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针对训练2 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5 s内物体的 A.路程为5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方向竖直向下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竖直向上,答案,解析,通过的位移为:xh1h225 m,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正

11、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物体在5 s内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vgt50 m/s,故选项C错误.,当堂达标检测,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多选)在沈阳奥体中心进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跳高决赛中,福建名将郑幸娟以 1米92的成绩成功卫冕.图5为郑幸娟在本届全运会上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2米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郑幸娟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郑幸娟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郑幸娟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郑幸娟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答案,1,2,3,4,解析,图5,1,2,3,4,解析 郑幸娟在整个跳高过程中,只受重力

12、作用,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B、C错误; 起跳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则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故D正确.,2.(超重和失重问题的分析)如图6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图6,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 B.物体在28 s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在810 s处于失重状态 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答案,解析,1,2,3,4,解析 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28 s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810 s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1,2,3,

13、4,3.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7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 (1)匀速上升;,解析 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 FN1mg6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6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解析,答案,答案 600 N,图7,1,2,3,4,(2)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解析 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2mgma1,FN2mgma184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840 N, 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解析,答案,答案 840

14、N,1,2,3,4,(3)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解析 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3ma3,FN3mgma3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解析,答案,答案 300 N,1,2,3,4,4. (竖直上抛运动的有关计算)如图8所示,一同学从一高为H10 m的平台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小球的抛出点距离平台的高度为h00.8 m,小球抛出后升高了h0.45 m到达最高点,最终小球落在地面上.g10 m/s2,求: (1)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答案,解析,1,2,3,4,图8,答案 3 m/s,(2)小球从抛出到接触地面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答案,解析,1,2,3,4,答案 1.8 s,解析 上升阶段:0v0gt1,故有:tt1t2,得:t1.8 s.,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