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11782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生素)(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6章 抗生素(二),第2节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天然,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由链霉菌提取:,由小单孢菌提取:,链霉素 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新霉素 大观霉素,庆大霉素 小诺霉素,化学结构 体内过程抗菌机理 耐药机制 抗菌谱 不良反应,六 个 相 似,一、氨基糖苷类共性,1、化学结构相似,基本结构,吸收:为有机强碱,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道感染 和肠道消毒;肌肉注射吸收迅速。 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浓度高; 可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消除:不被代谢,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 尿药浓度高,有利于治疗尿路感染。,2、体内过程相似,3、抗菌谱相似,静止期杀

2、菌药 1. G-菌:对 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差 2、G+球菌: 耐药金葡菌:有效 链球菌:无效 3、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4、肠球菌、厌氧菌:无效,与-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 杀菌速率和杀菌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 仅对需氧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 抗菌后效应长,持续时间与浓度成正比。 有首次接触效应。 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杀菌特点,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起始、延伸、终止) 1. 起始阶段:与30S亚基的靶蛋白结合,抑制70S亚基 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 延伸阶段:造成核蛋白体A位歪曲,mRNA错译, 合成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 3. 终

3、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使合成的 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亚基的解离。 影响膜通透性,4、抗菌机理相似,起始阶段,1、起始阶段:与30S亚基的靶蛋白结合,抑制 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fMet,fMet,肽链延伸阶段,2. 延伸阶段:造成核糖体A位歪曲,mRNA错译, 合成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终止阶段,RF,3. 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使合成 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亚基的解离。,氨基糖苷类,1. 产生钝化酶 磷酸化酶、核苷转移酶、乙酰化酶 2.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外膜孔蛋白的表达或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了细胞 外膜对氨基糖苷类的通透性 3. 靶位改变 细

4、菌核糖体30S亚基结构改变,形成一个不能结合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特有)的靶蛋白,5、耐药机制相似,基本结构,(1)耳毒性: 原因:药物阻碍毛细胞糖代谢和能量利用,使细胞膜 Na+-K+-ATP酶功能障碍,毛细胞受损 表现: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 前庭神经损害:眩晕、 头昏、恶心、呕吐; 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降低 、甚至永久性耳聋,6、主要不良反应相似,重点,防治: 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监测听力;有一定 的家族易感倾向,有家族史者慎用。 老人和儿童用药要特别谨慎,孕妇避免使用。 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如万古霉素、高效利尿药呋噻米、依他尼酸及 脱水药甘露醇。 避免与镇静催眠药、

5、H1受体阻断剂等合用: 可掩盖其耳毒性,(2)肾毒性 机制: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内蓄积,损害肾小管、 尤其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 预防: 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万古霉素、 多黏菌素等; 定期检查肾功能,尿量240ml/8h停药; 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3)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 可能机制:阻滞Ca2+引发的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 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 表现: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呼吸衰竭 防治:静脉给药不宜剂量过大和速度过快; 避免与肌松药、全麻药合用; 肾功能减退、血钙过低、重症肌

6、无力患者慎用; 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和钙剂抢救。,(4)过敏反应(以链霉素多见) 表现:嗜酸性粒细胞、皮疹、药疹、发热; 偶见过敏性休克。 注意: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防治 :(1)皮试 (2)10葡萄糖酸钙(首选)+ 肾上腺素,(5)其他 表现:注射后出现口周、面部、指端麻木感 防治:一般不须停药,也不须处理可自行消失,第3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一、四环素类,氢化骈四苯,分 类,天然:四环素耐药,少用 土霉素基本不用 金霉素已淘汰 半合成:多西环素(常用) 米诺环素 美他环素,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 能与多价阳离子起络合作用,妨碍其吸收 半合成四环素类吸收好 2.

7、分布:沉积于骨、骨髓、牙齿及釉质 易渗入胸腔,腹腔,胎儿循环及乳汁中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消除:肝脏代谢 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尿液药浓较高 存在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较高,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四环素,(一)抗菌作用,广谱抗生素 大多数G+、G-菌,厌氧菌 四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 阿米巴原虫 对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及病毒无作用,三菌四体一虫灵,(二)抗菌机制,快速抑菌,高浓度杀菌 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 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A位结合,阻止氨基酰- tRNA进入 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内核苷酸和其他重要 物质外漏 抑制DNA复制,(三)临床应用

8、,1.四体感染:,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 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 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 巴肉芽肿、沙眼 支原体:支原体肺炎、盆腔炎 螺旋体:博氏疏螺旋体慢性游走性红斑 回归热螺旋体回归热,首选多西环素,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2. 各种细菌性感染:次选药 腹股沟肉芽肿、布鲁菌病、霍乱 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杆菌性尿道、呼吸道 和胆道感染 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道感染 3. 肠内阿米巴病: 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日益增多,天然四环素类之间有交叉耐药性 1. 与抑制因子结合,促进药物排出细胞外 2. 四环素类与核糖体保护因子(Tet M和Tet O) 结合后阻碍四环

9、素类与核糖体结合 3. 细菌产生灭活酶,(四)耐 药 性,1.胃肠道反应 2.二重感染 定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 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生长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又称菌群交替症。 表现:(1)真菌病:白色念珠菌所致 鹅口疮、肠炎、阴道炎、尿路感染等。 (2)伪膜性肠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剧烈腹泻,脱水、肠壁坏死、休克等,可致死。,(五)不良反应,重点,a. 立即停药 b. 药物治疗,真菌:抗真菌药 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甲硝唑,治疗:,3. 对骨、牙生长的影响,沉积于骨、牙,与Ca2+结合,变黄 发育不全,牙:畸形、龋齿 骨:发育障碍,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 8岁以内的儿童

10、,四环素牙,4.肝、肾毒性:为长期口服或大剂量静脉给药所致, 可致肝脂肪性坏死,加重肾功能不全, 易发生于孕妇。 5.过敏反应:药热、皮疹、光敏性皮炎等,偶可致 剥脱性皮炎 6. 脑假瘤:头痛,视力减退等 7. 过期变质:毒性更强,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少受食物影响,t1/2长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 不良反应较四环素小,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二重感染少见;对肾功能影响小,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 取代天然四环素作为各种适应证的首选药。 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外敏感细菌感染最为安全的 一种四环素类。,米诺环素,1.口服吸收完全,不受牛奶和食物影响 2.抗菌活性最强 3.独

11、特的前庭反应,可迅速出现而停药,不作首选 4.极易透过皮肤,主要用于治疗酒糟鼻、痤疮及对 四环素或青霉素耐药的G+感染,二、氯霉素,(一)体内过程,1. 吸收:口服后吸收完全。 2. 分布:分布广泛。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 浓度高。易透入胎儿循环及乳汁中。对 眼组织通透性好。 3. 代谢:90%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 当肝功能降低时,可蓄积中毒。 4. 排泄:约10%原型肾排泄,,尿路感染有效。,(二)抗菌谱(广谱,偏重于G-菌),G+菌:不及青霉素、四环素 G-菌:伤寒、副伤寒杆菌 其他G-菌:百日咳、肺炎、变形、布氏、痢疾 杆菌等,脑膜炎球菌,淋球均敏感-不首选 四体:立克次体、衣

12、原体作用强; 支原体、螺旋体有效 对各种病毒、真菌、分枝杆菌及原虫无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 移酶活性,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三)抗菌机制,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一般不做首选药 伤寒、副伤寒 立克次体感染 多种细菌引起,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脑膜炎、 脑脓肿,尤以耐氨苄西林B型流感杆菌、肺炎 球菌及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和脑脓肿。 眼内炎及全眼球炎,(四)临床应用,1.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功能 可逆性减少血细胞:与剂量疗程有关,停药可恢复 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防

13、治: 病史:药物过敏史及药源性造血系统毒性史 适应证:严格掌握适应证,疗程和剂量,避免滥用 监测:勤查血象,白细胞2.5109/L,停止用药,(五)不良反应,重点,2.灰婴综合征 定义:新生儿或早产儿用量过大,于用药后29天发生 循环衰竭,出现腹胀、呕吐、呼吸急促及进行性 皮肤苍白至全身灰色紫绀等 机制:肝脏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对 氯霉素代谢、解毒功能有限,使药物在体内蓄积 防治:停药,于停药后24-36h逐渐恢复 禁用于新生儿、早产儿,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3.其他,二重感染:比四环素少见;亦可致肠道菌受抑而引起 维生素缺乏 过敏反应:皮疹、血管性水肿、结膜水肿 神经系统: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 精神症状:引起精神病患者严重失眠、幻视、幻觉、 狂躁、猜疑、抑郁等精神症状 禁用于精神病患者 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溶血性贫血等,严格掌握适应症,了解患者既往史,疗程不宜超过 2个月,每日剂量不宜超过2g,疗程前、中、后应进行血象监护,妊娠期、哺乳期、早产儿、新生儿禁用,肝肾功能不全、G-6-PD缺乏者慎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六)应用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