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12254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和第二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领域。 3、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4、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量子力学、居里夫人发现镭。,知识内容,1、否定亚里士多德关于“地心说”结论的自然科学家是 ,他通过长期观察、推论得出:“ ”说,有力地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答案:哥白尼 日心 2、物理学是研究

2、自然界的 、物体间的 和物体 规律的自然科学。 答案:物质结构 相互作用 运动,例题分析,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1时间测量 (1)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手表等 (2)单位:基本单位: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 微秒(s) (3)进率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00ms 1ms=1000s,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基本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3)进率关系:1km=1000m 1m=10

3、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m 1m=1000nm,(4)刻度尺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量误差和测量错误区别,(6)间接测量:累积法;化曲为直法;配合法。,(7)特殊测量方法: A密绕法:如测粗细均

4、匀的细金属丝直径,应把细金属丝绕在圆柱形的铅笔杆上进行测量。实验应记录线圈长度(L)和线圈圈数(n),细金属的直径D=L/n.。B平移法:利用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 C替代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估测法等。,3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原则:参照物选取时,要能够使被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简单、清楚、容易描述;不能选取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个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例如,正在行驶的列车,若选择铁轨两旁的树为参照物,列

5、车是运动,若选择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则列车是静止的。,(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5)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基本单位:米/秒;其他单位: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6)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用v=,=,7)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A原理:v= s/t B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提供小车的速度,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准确记时。 C实验中,路程和时间分别用刻度尺和停表来测量。 D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3、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4

6、、有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4s内通过的路程是2m,它的速度是 m/s,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km。 5、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适当的单位:(1)我国铁路轨道的标准轨距是1435 ;(2)某同学的重力是500 。,2.90,0.1,5,3,mm,N,练习讲评,6、图2中收割机司机的判断是以 为参照物的,田野旁的小朋友的判断是以 为参照物的。 7、如图3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cm。,图2,图3,收割机,田野,3.60,0.1,10、右图是一张厦门市出租车专用发票,由此可知该车运行的时间 min;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1,18,11、如图所示,航天飞机在太空

7、中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它相对于国际空间站处于 状态,而它相对于地球是处于 _状态。,静止,运动,12、搬运工人将电冰箱搬到楼上的过程中,以_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电冰箱被认为是运动的。,搬运工人,楼梯,图7,13、图7是a、b两物体s-t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的信息,a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 ;在相同的时间内,a物体运动路程比b物体的运动路程 。(选填“大”或“小”),小,小,14、小明同学的家距学校2100m,他骑自行车上学,想在5min时间内到达学校,他骑车的平均速度应该是 m/s,7,4、用图9中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

8、是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图9,0.1,3.50,3,38.4,5、如图10所示,该秒表所示的时间为_min_s。,8、图(甲)是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的v-t图像,根据该图像在(乙)图中作出该物体的v-t图像。,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人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而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物质简称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声音在空气中(150C)传播速度为340m/s。(合1224km/h) 固体液体气体(软木除外),知识内容,第三章

9、 声的世界,3、回声,(1)传出的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会形成回声。 (2)人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和回声的时间差大于0.1s。 (3)利用声音发声器和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测量时应记录时间长,计算海底深度的公式s=vt/2。,4、乐音三要素,(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音调与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振幅和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人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人耳分辩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依据。如口技就是模仿动物的音色。,5噪声,(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运动

10、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防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减弱噪声的途径:(1)从声源处(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接收)。,6超声与次声,(1)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A、特点:频率高; B、应用:生产、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超声雷达、超声诊断仪、金属探伤仪等。 (2)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A、产生: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B、特点:能量很高、有极大的破坏力。,一、填空题 1、优美悦耳的歌声

11、是歌唱家声带_发出的;将要上钓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音或脚步声吓跑,表明_能够传声。 振动 水(液体) 2、“震耳欲聋”这成语是形容声音的_大;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也能听得出哪位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响度 音色,课堂练习,3、太空舱的宇航员与在飞船内的宇航员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这是因为_不能传声。 真空 4、现代城市控制噪声污染通常从_和_来进行的。 噪声产生 噪声传播 5、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_而产生的,通过_传入人们的耳朵。 振动 空气,二、选择题,1、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也能听得出哪位熟人在讲话,

12、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2、利用回声测定海水的深度需要知道:( ) A、海水的温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传到海底的时间。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海水中的速度。 D、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和声音从海面传播到海底经过反射后再返回海面所用的时间。,D,D,4、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发生强烈振动,人们却听不到这种振动的声音,这是由于:( ) A、声音不够响 B、声音音调太高 C、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Hz D、声音是噪声而不是乐音,C,5、正在弹奏吉他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C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D阻止琴弦振动发出声音,6、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