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真题链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04493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真题链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真题链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真题链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真题链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真题链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第二部分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1(2016浙江4月)X(g)3Y(g) 2Z(g)Ha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 X和3 mol Y通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B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C10 min

2、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D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解析X(g)3Y(g) 2Z(g)起始: 1 mol 3 mol 0转化: 0.2 mol 0.6 mol 0.4 mol平衡(10 min) 0.8 mol 2.4 mol 0.4 mol所以:A项:v(Y)0.03 molL1min1,错误。B项,速率指的是10 min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错误;C项,正确;D项,10 min内反应放出热量为0.2a kJ,错误。答案C2(2016浙江10月)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

3、(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 molL1min1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析A项,25 时,v(R)0.030 molL1min1,正确;B项,50 min时,R的分解率均为100%,正确;C项,对比30 和25 曲线,取相同一段时间,可以发现30 浓度变化快,速率大,正确;D项,无法说明同一时刻速率的快慢,错误。答案D3(

4、2015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模拟,18)对于某反应X3Y=2E2F,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为:甲,v(X)0.3 molL1min1;乙,v(Y)1.2 molL1min1;丙,v(E)0.6 molL1min1;丁,v(F)0.9 molL1min1。则反应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乙中:v(X)v(Y)0.4 mol/(Lmin),丙中:v(X)v(E)0.3 mol/(Lmin),丁中:v(X)v(F)0.45 mol/(Lmin)故最快的为丁。答案D4(加试题)(2015萧山五校期末)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5、。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理由是_。(2)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_,_。(3)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L1min1,则v(O2)_molL1min1。(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 SO3(g)的H_。解析本题考

6、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盖斯定律、反应速率计算及催化剂的催化原理。(1)由图像知A、C点分别代表反应物、产物的总能量,E为反应的活化能,因反应历程不同而不同,但对反应热无影响;催化剂的加入,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3)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v(SO2)v(O2)v(SO3)212,由v(SO2)0.05 molL1min1可得v(O2)。(4)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可得S(s)O2(g)=SO2(g)H296 kJmol1,结合2SO2(g)O2(g) 2SO3(g)H198 kJmol1,利用盖斯定律,3得3S(s)O2(g) 3SO3(g)H3H1H21 185 kJmol1。答案(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没有影响降低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2)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3)0.025(4)1 185 kJmol1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