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970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综合测试溶液(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无锡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2(佛山中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3(淮安中考)下图是

2、利用NaCl固体配制生理盐水的主要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NaClB称量NaClC量取H2OD溶解NaCl4(广东中考)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实验的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5(杭州中考)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浓度减小6如图所示,在盛有冷水的烧

3、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A氯化钠B氢氧化钠C冰块D硝酸钾7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游码没有回到零位就开始称量B所用烧杯不干燥,有少量水C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里垫上了干净的纸D溶解时先把量筒里的蒸馏水倒入烧杯,后把称好的食盐加入水中8(淄博中考)一定温度下,向图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浓度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9(宜宾中考)如图是a、b、c三种

4、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t2 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C将t2 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Dt1 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10(娄底中考)如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405060708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A.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

5、解度大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 30 之间C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D60 时,将11 g KNO3加入1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二、填空与简答题(共44分)11(4分)用“”“”或“”符号填空。(1)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_(V1V2) mL。(2)t 时,NaCl的溶解度为5 g,则t 时,10 g 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5%。(3)同一温度下,分别将100 g KCl饱和溶液和200 g K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晶体质量分别为m g和n g,则m_n。(4)5 g食盐完全溶解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

6、量分数_5%。12(8分)(锦州中考)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用“”“”或“”表示)。(2)t3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填最简比)。(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_的方法。(4)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_(用“”“”或“”表示)。13(8分)(衡阳中考)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_ ;(2)在t3 时,将3

7、0 g A物质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4)将t3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4(8分)(临沂中考)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0203040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_;(3)40 时,把50 g A物质放入100 g水中

8、,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溶解有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_。15(8分)(贵阳中考)下表是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27.631.034.037.0x42.645.5小明为测定x的值,取4份40 的水各50 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加入KCl质量/g5152535溶液质量/g55657070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只写一种)。(2)要使实验

9、2的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是_。(3)由实验可知,40 时KCl的溶解度x为_g。(4)小明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100 g,为达实验目的其主要操作是_。16(8分)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2)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如乙图所示,20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

10、一种?_。(3)t1 或t2 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写两种方法)。三、实验探究题(8分)17(滨州中考)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_;(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在标尺位置见上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g;(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四、计算题(8分)18(淮安中考)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

11、分数,某同学取20 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 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_g。(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综合测试溶液1B2.D3.D4.D5.D6.B7.D8.C9.C10.A11.(1)(2)AC14.(1)A(2)3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饱和(4)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冬天温度较低,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钠会结晶析出15.(1)烧杯(2)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3)40(4)加热水的温度至50 以上,称取30

12、 g KCl固体溶于70 g水中16.(1)A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BACC(3)加入B物质或蒸发溶剂17.(1)(2)药匙(3)18.2(4)小于18.(1)0.2(2)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x y 0.2 gx6.5 g y9.8 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9%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