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706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 班级 姓名_ _ 学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uuu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uu长丰县城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得分 已知下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2、)题号12345678910答案1.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2. 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3. 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本灰)等分煎合可去黑痣”该药方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为:Ca(OH)2+K2CO3=CaCO3+2X,X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AH2O BKOH CK2O DKH4

3、. 下列物质:氢气 硫磺 二氧化碳 液氧 氯化钾 矿泉水 空气 四氧化三铁 石灰水 水,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B. C. D.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 “冰毒”是毒性极强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冰毒解释错误的是A冰毒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冰毒是一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C冰毒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冰毒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24:37. “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AK2CrO4 BCrCl2 CCr2O3 DC

4、r2(SO4)3 8. 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两个氮分子:2N2;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两个铁离子:2Fe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Al;+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9. 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甲 乙 丙 丁O2、催化剂转化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催化剂转化10 . 以甲

5、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为氧化物 B转化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C甲中氢元素的质里分数小于丁 D转化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4分)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填化学式)(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3)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是。12.(5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和研制了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据此信息回答:(1)青蒿素

6、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体现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 。13.(9分)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baA B C仪器b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甲乙丙丁大理石mg,块状mg,块状mg,粉末状mg,粉末状盐酸(过量)wg,稀盐酸wg,浓盐酸wg,稀盐酸wg,浓盐酸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选填实验编号)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

7、应的因素是 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提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14. (6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 D烧杯中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5.(10分)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

8、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这一结论产生了兴趣,决定进行亲身验证丁乙甲过氧化氢溶液浓硫酸丙冷水【查阅资料】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的操作,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初步验证】小华提出先用电子天平称量1.0g的二氧化锰,然后将其与过氧化氢溶液中,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待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再进行二次称量,结果发现所得数据大于1.0g,原因可能是 。【实验改进】小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烘干后再称量的方案,结果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论,与此同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尝试蒸发的方法,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由此我们得出

9、的实验结论是 。【深入探究】对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的验证,小兵提出可以直接向刚蒸干的二氧化锰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能观察到仍有 的现象,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小芳对此产生了异议,她的理由是 。(已确认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实验反思】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确起到了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起到这一效果呢?对此,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最终设计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此装置能较快收集到氧气的理论依据是 。(2)课堂上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却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这又是为什么呢? 。(

10、3)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请教了老师,老师在思考以后,决定对甲装置进行改进,如乙图所示,发现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 注意:若答对第(4)、(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交流与讨论】(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启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又共同设计处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发现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根据图乙装置的启示,请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可能是 。(5)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加热的温度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之间存在联系(如曲线图所示),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最低为49%(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

11、实验结果的影响),现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三、本大题共6分。16、(6分)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 (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提示: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记录数据如下:操作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剩余固体质量/g4.23.93.33.3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g;(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长丰县城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题号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