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515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2016年中考语文考前晨读(十)背诗文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经典名著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示例:恩利科的一篇日记中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教室里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的故事。因为这则故事借老师之口批评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

2、什么?试举例说明。 恩理科父母对他呕心力血的教育。如父亲的一封信,恩利科的父亲善于从生活小事入手,教育恩利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有教养的人,尤其强调同情心的重要,认为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短文以第二人称写来,语重心长,包含着对人民的热爱,对故乡的眷念和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卡罗纳,他代替同学承认错误。 勇敢、善良、宽厚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

3、、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4、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1)齐师伐我 伐:(2)牺牲玉帛 牺牲:(3)小大之狱 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肉食者鄙 翻译:(2)可以一战 翻译:(3)一鼓作气 翻译:3.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答:参考答案1.(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2.(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3.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

5、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现代文阅读窗前的母亲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失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

6、特别爱追着太阳晒,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

7、也看见我们了。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

8、津有味。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珍贵而温馨,才明

9、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当然,我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阅读训练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词语的含义。(1)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2).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3.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对于母亲的回忆,作者感到最为温馨的事是什么?5.阅读全文后,请说说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窗前的母亲。2.(1)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 (2)津津有味:文中指谈得很有兴趣。 3.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窗框比作画框,言外之意是窗前的母亲如一幅让人难忘的动人图画。 4.每次回家,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母亲也能看见我们,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5.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