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三小说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351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三小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三小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三小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三小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三)小说1.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它想象丰富,情节跌宕起伏,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或人物的某种品质。2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其中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小说的鉴赏,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入手:(1)人物形象鉴赏正

2、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刻画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a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b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其作用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c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交叉在一起。d

3、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突显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刻画出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环境描写则有衬托、烘托的作用。要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做全面观察,从神魔鬼怪形象中悟出人情。(2)故事情节鉴赏。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

4、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具代表性。小说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3)环境描写鉴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渲染;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场景。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5、鲁迅社戏)作用:交代了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环境气氛。例: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作用:渲染了低沉压抑的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情。例: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孙犁芦花荡)作用:烘托出“老头子”悲壮、视死如归的精神面貌。烘托人物形象。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鲁迅故乡)作用:表现人物的质朴形象。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

6、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例: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作用:刻画了故乡深冬严寒的特点,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烘托出“我”悲凉的心境。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莫怀威散步)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礼赞。推动情节的发展。例:河北2011年中考现代文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第段画线句“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的作用是为珍妮芙太太的出场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例:鲁迅故乡开头“没有一

7、些活气”的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眼前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充分表现了小说的主题。象征、暗示。例: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被了。(鲁迅孔乙己)作用: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3小说主题的归纳主题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所以归纳小说的主题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从下列两方面入手:第一,剖析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地把握主题。第二,联系小说的背景、作家的思想观点及创作意图,深入地挖掘主题。答题格式: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揭示了/讽刺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