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282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精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河北中考考点精练一、针对训练(一)朝花夕拾(河北近8年未考)1(2015温州中考)名著阅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_长妈妈_。【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_藤野先生_。【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

2、大抵就反对“他”是_范爱农_。2(2016唐山9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_略_。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上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朝花夕拾_。透过作者对书名的进一步阐释,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个见解:_略_(二)繁星春水1(2016丽水中考)走近名著。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1)这首诗的作者是_冰心_,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爱的哲学_”著称。(2)请你

3、分析繁星春水中这类诗歌的特点。(提示:可从艺术、语言、形式方面进行分析,答出两点即可)_示例1:艺术上,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示例2: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示例3: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示例4:擅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有韵味。_2(2016南充中考)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题后的问题。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文段作者是_冰心_。告诉了我们_人生事业的成功须坚持不懈的奋斗_的道理。3(2016预测)名著阅读。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4、。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阅读这两首小诗,请从主旨思想和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共同之处。_略_(三)西游记1(2016苏州中考)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表格。斗战胜佛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行者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封号弼 马 温 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千岁大王 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称呼示例:得名原因CEBAD2.(2016淮安中

5、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 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_石猴与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石猴进去

6、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_(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_激将法。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_3(2015天津中考)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简述故事:_示例: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

7、空和沙僧都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_性格特点:_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_4(2016潍坊中考)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选自西游记第六回)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道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

8、,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1)“受他降伏”指的是_B_。A二将军宫门镇鬼B小圣施威降大圣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2)“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_C_,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A黑河妖B黄狮精C九头虫(3)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_前:不服输,性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_(4)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阅读书目中

9、,对你影响较大的还有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它教会了你_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_。(四)水浒1(2015石家庄42中模拟)名著阅读。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破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_水浒传_。(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_逼真

10、地写出了一个人内在的恐惧,武松在和老虎博斗前,先和自己做了斗争,以人的怯懦来为武松内在的正义勇猛做铺垫。_(3)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_制造悬念或突出武松徒手打虎的本领。_2(2016青岛中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是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A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

11、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1)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_水浒传_,文中“A”指的是_林冲_(人名)。(2)从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先是小心谨慎,忍辱负重,后来是忍无可忍,奋起反抗。_(五)骆驼祥子(2016河北中考)1(2014莱芜中考)名著阅读。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12、!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_;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_。2(2016孝感中考)名著填空。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车出城。不料走到半里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这个小说情节中的“他”是_祥子_(填人名),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他”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他”初到北京时老实、坚忍;在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