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27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专题八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河北8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分值2015名著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作者、人物名字、情节简述5分20142013名著阅读西游记故事情节简述、根据主人公及相关故事仿写句子文学常识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者名字5分2012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及人物分析文学常识在诗词阅读中考查作品名4分2011河北考试说明对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的考查一直都有要求。名著阅读的范围在考试说明要求的十部作品之

2、内,多结合仿写、对联考查,考查内容涉及作者、作品、主人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简单的内容理解等。近几年考题难度略有增加。在2017年中考备考中,要着重注意对近几年没有考查过的篇目的复习。重点是名著片段阅读。复习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对重点篇目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篇目名称、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相关知识的梳理;加强对重点篇目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分析;加强对重点篇目重要情节的掌握和评析;能结合生活对重点篇目中人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活分析。,河北中考题型突破文学常识积累与辨析【例1】(2015河北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杜甫唐代律诗B春朱自清现代散

3、文C范进中举吴敬梓明代小说D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散文【解析】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C项错误。【答案】C【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考查学生对名家、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有关知识也较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大多可以采用排除法答题;客观题答题叙述要精准。学生在基础巩固时要熟记课本所涉及的名家名篇(包括诗词曲、小说、散文、戏剧等),对每部作品的作家(包括生活时代或国籍)、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分类归纳,比较记忆。故事内容或情节概括【例2】(2015河北中考)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

4、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其作者是_(人名);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_。(2)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_【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概括。要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完整叙述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要正确,语句通顺、简洁。【答案】(1)笛福;星期五;(2)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

5、。示例二:一位英国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三十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示例三:巴西老船长为“我”经管种植园二十多年,“我”后来免除他所有欠款,并年年付给他和他儿子金币作为终身津贴。示例四:在“我”刚回英国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被“我”救下的船长宣扬“我”的事迹并酬谢“我”。【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或概括某部名著的主要内容,需要考生对名著内容相当熟悉,巧妙考查了考生的积累和迁移能力。概括故事情节往往不能从选文中找到原话。解题时,我们必须紧扣题目所提取的片段或提示要求,抓住主要内容,语言要高度凝练。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例3

6、】(2012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了家。(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_。(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主人公及人物分析。(1)题较简单,根据文字中所给的出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容易判断出作品的主人公。(2)题涉及对原著内容的考查,考生必须真正阅读原著后才能正确作答。这道题以“文段再现”的形

7、式,由点切入,紧扣原著文本,力图摒除“伪阅读”的倾向,考查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该题意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与名著亲密接触不折不扣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答案】(1)保尔(保尔柯察金);(2)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他因往面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地从学校开除。【方法指导】此类题型要求考生把握名著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相关的故事情节。在名著中“活”着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用考生较熟悉的文学作品片段,考查人物形象和相关知识,不仅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解这类题目时,要联系语段或原著,不能丢开语段或原著按自己的印象概括。这提醒我们在中考复习时

8、,要着重记忆推荐名著中各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的故事情节,解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类试题时,要注意人物、性格和情节必须吻合,不能张冠李戴。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例4】(2015中考说明题型拓展)托尔斯泰传的基调深沉,有人评论它是“一首挽歌,一首哀歌,一首死亡之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解析】在托尔斯泰传中,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托尔斯泰的一生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但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

9、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答案】托尔斯泰传叙写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作家一生痛苦与挣扎的心路历程。他出身贵族,却具有平民情怀,他的理想、追求被自己所属的阶级排斥和中伤。他期待家人的爱与理解,但是他的理想、行为又被家人怀疑和抵制。最终,他绝望至极,离家出走,孤独而死。【方法指导】此类专题或要求就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看法,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认识。解答难在要求表达的看法必须针对所读名著中某个具体的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解题时,一要联系具体情节和作品主旨分析;二要选准评价角度,不能泛泛而谈;三要注意题目中具体要求,如字数限制、情境设置等。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