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6106687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 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所以游目骋怀 骋:舒展,开畅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正 ,端正 D、而刘夙婴疾病 婴:婴儿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后五年,吾妻来归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浩浩乎如冯虛御风 B、东犬西吠,墙往往而是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

2、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何为其然也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 “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B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C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

3、”是关于调动职务的。D“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二、社科类文本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警示。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酒鬼、懂法术的注册道士、排名全国第二的剑客、热爱打群架的古惑仔原来,李白就是一个会写诗的韦小宝啊。”该书封面上还印有这样一段话:“以恶搞

4、历史、解构名人、颠覆常识为己任。想听墨子讲讲小孔成像,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会,拜李清照为师苦学赌术。”在这本书里,墨子被演绎为科学怪人,开创了一个高科技黑帮;阮籍是京城首席神经病,写玄学散文以至于快要羽化成仙了;辛弃疾压根就不想混入文学圈,人家的人生像一部重口味血腥武打片 不难看出,图书市场上这种“就俗不就雅”“娱乐至死”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一种感性欲望文化的产物。当下这样的图书出版已经走入了盲区,故意放低姿态,只看重图书的商业属性而放弃了其文化立场,出版图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刺激大众的购买欲,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这实质上是图书出版人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

5、的商人靠拢了 的确,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开放的情形,阅读生活中常流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有所谓“厚黑读物”的阅读,有庸俗、搞笑的“颠覆阅读”,有解构、歪曲经典的阅读,它使历史名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经典的审美尊严扫地,仅仅充满了荒谬的快乐。甚至一个时期以来,这些阅读形式成了市场的“热点”,成为一种趋势,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 阅读的形式很多,有休闲阅读、有性灵阅读、有娱乐阅读,甚至有实用的阅读等。但是,我们的图书阅读却是必须拒绝这种“娱乐至死”风气的。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严肃阅读,也亟须严肃阅读。事实上,阅读高贵

6、单纯与静穆伟大的荷马史诗,阅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司汤达、契诃夫、梅里美、尼采等大作家的书,哪一次不是神圣、高贵的精神洗礼?哪一次不是使生命和心灵都获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贵的沐浴?阅读不仅是休闲者的阅读,它还应是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的阅读,是撕去了功利面具后的肃穆仰望,它向往的境界不是华丽俗艳包裹下的观赏型文化,而是悠远文化精神的静静流淌。怎样的阅读决定怎样的文化,“娱乐至死”的阅读必然培养的是“愚乐”的阅读文化,而严肃阅读圣殿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图书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照亮。

7、阅读是为了生命的体面和精神的高贵,而绝不是为了“娱乐至死”。人性的高贵与否,很大程度上和其受到的阅读文化影响有关。阅读的实质,其实解决的就是这样的灵魂问题。因此,严肃阅读,实际上就是一次对灵魂、对心灵的高贵教育和文化洗礼。一个人通过严肃的、高雅的文化阅读,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来,也可以使自己的灵魂优雅、高贵起来。(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阅读文化中“娱乐至死”现象的表述的一项是() (3分)A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追求庸俗、搞笑,有意解构、歪曲,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B“娱乐至死”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一种感性欲望文化的产

8、物,是有些图书出版人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的商人靠拢而造成的。C怎样的阅读决定怎样的文化,“娱乐至死”的阅读必然培养的是“愚乐”的阅读文化,必须拒绝这种“娱乐至死”的图书阅读风气。D阅读的实质就是解决灵魂的问题,阅读是为了生命的体面和精神的高贵,而绝不是为了“娱乐至死”。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恶搞历史、解构名人、颠覆常识使得历史名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经典的审美尊严扫地,仅仅充满了荒谬的快乐。B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开放的情形,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并存,使人们远离了纯净高贵的阅读。C阅读像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尼采等

9、大作家的经典书籍,能接触到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能感受到悠远文化精神的静静流淌。D真正的阅读让人看透功利、拒绝俗艳,让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之中。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阅读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但无论何种形式的阅读都必须拒绝“娱乐至死”的风气,应该大力倡导严肃阅读。B严肃阅读是严肃的、高雅的文化的阅读,是神圣、高贵的精神洗礼,使生命和心灵都获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贵的沐浴。C严肃阅读会使人在困惑中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照亮,因此,人性的高贵与否,和一个人受到的阅读文化影响有关。D一个人通过严肃阅读,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来,也可以

10、使自己的灵魂优雅、高贵起来。这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人生的考题 李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文书的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所以他急需要一份工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

11、,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可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一个条款,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的表现没有令老板满意,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薪水。这个人就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的员工,她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说说看,我该不该支付她这一个星期的薪水?”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你只要聘用了她,就该支付她的薪水,否则就触犯法律了。”这时,还有一个客户在

12、办公室里和老板谈生意,也连连点头称是,说老板违反了劳动法,试用期也应该支付薪水。老板听到,脸色突然变了,叫来会计结算她的薪水。等客户走了之后,老板一把就将给小伙子的试用期合同扯过来,撕得粉碎。老板冷着脸说:“我招你来,是叫你为我说话的,而不是让你和外人一起说我的不是!如果你现在是律师,就算我是一个杀人犯,你也要为我辩护,你知道吗?”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自己没错,辩解道:“我学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义!”老板哈哈大笑:“那就请你到别处去维护公平正义吧,我这里不需要救世主。” 小伙子一听老板说不聘用他了,顿时沉了,这才明白这并不是一道面试题。自己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到城市里来找工作的打工仔,他必

13、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帮家里还债。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赔不是,老板就是不愿再聘用他了。小伙子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办公室,在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老板说:“小伙子,你别怪我铁石心肠,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等你踏上社会后,就会明白了。”小伙子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小伙子走后,这件事情成了老板教育我们的典型案例。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就会想起那个姓刘的小伙子,他离开公司后,会去哪里?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美丽陷阱的世界里,他还会坚持他的人生原则吗?他还会和刚出大学校园时一样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吗? 十多年后

14、,老板因为窃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对手告上法庭。律师对老板说,这个案子多半会输掉。老板不信,他要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赢得这场官司,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因为他已经暗地里委托律师给主审法官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可当他看到法庭上那个严肃的法官时,他愣住了。这个他似曾相识,想了好久,老板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老板一阵眩晕,他已经感觉到这场官司要输掉了,而且还会再多一条行贿的罪名。 后来,老板果然输了这场官司,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此后,我们也再没有听到老板洋洋自得地讲起好运来的老套的故事。 (选自2016中

15、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二、三段对小伙子的简历和家境的介绍并非闲笔,而是暗示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这是他后来成长为正直法官不可或缺的品质。B.“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文中没有明说,但是从上下文可以推断,老板是要员工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为公司利益着想。C.小说中的老板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文中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目无法纪的丑恶嘴脸。D.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非常复杂,大学生就业艰难、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内容都是小说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10、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5分)11、 小说题目为“人生的考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哪些“人生”的道理?(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