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085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光现象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第二章 光现象玩转广东省卷10年中考真题(20072016),)命题点一 光现象辨识(10年2考)1. (2016省卷3,3分)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2. (2010省卷3,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命题点二 物体的颜色(10年1考)3. (2012省卷7,3分)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

2、将看到(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命题点三 (高频)(10年7考)类型一 光的反射作图(10年3考,方法指导见P11重难点二类型一)4. 2012省卷15(3),1分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第4题图5. 2007省卷15(1),2分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 第5题图链接:2016省卷15(1)见P129专题一类型7 类型二 光的折射作图(10年2考)6. 2014省卷15(2),1分请在图中作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大致光线第6题图7. 2009省卷15(

3、2),2分如图所示,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第7题图类型三 光的反射、折射作图(10年1考,且在选择题中考查)8. (2011省卷4,3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类型四 平面镜成像作图(10年3考,方法指导见P11重难点二类型三)9. 2010省卷15(3),3分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第9题图10. 2008省卷15(2),2分如图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4、,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第10题图【创新猜押】1. 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创新猜押1题图2.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创新猜押2题图命题点四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0年2考)11. (2016省卷17,7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图1 图2第11题图(1)现有厚度分别为5 mm和2 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 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c

5、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4)如图2中甲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12. (2013省卷17,7分)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第12题图(1)下面步骤a中横线处的内容是_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_(填写步骤前字母)a.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_.b. 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 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

6、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d. 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2)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实验次数177等大266等大333等大(3)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第二章光现象玩转广东省卷10年中考真题(20072016)1. C【解析】钢笔“错位”是光由空气通过玻璃砖发生折射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手影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被手遮挡在墙上形成的阴影部分,是光的直

7、线传播现象,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符合题意;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A【解析】镜中花、亭子的倒影都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林间的光线是光的直线传播;水中“断”枝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树枝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再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所看到的一种假象故选A.3. D【解析】4. 如答图所示第4题答图【解析】首先过入射点O做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用量角器作出反射光线即可5. 如答图所示第5题答图6. 如答图所示第6题答图【解析】根据题意,人眼通过平面镜能看到B点的虚像,所

8、以先作B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B,然后再连接AB(镜前用实线,镜后用虚线),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反射点,再连接反射点和点B,标出箭头完成光路7. 如答图所示第7题答图8. 如答图所示第8题答图9. 如答图所示第9题答图10. B【解析】选项A错在折射光线偏离了法线;选项C错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一侧;选项D错在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只有选项B符合要求,故选B.【创新猜押】1. 如答图所示创新猜押1题答图【解析】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即可2. 如答图所示创新猜押2题答图【解析】图中法线已给出,在水中法线的右侧,依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即可11. (1)2避

9、免出现重影(2)方便确定像的位置(3)20不能虚(4)如答图所示 第11题答图【解析】(1)实验中应该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其目的是避免玻璃板太厚,产生重影,因此应该选择2 mm的玻璃板进行实验;(2)由于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后面像的位置,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蜡烛从A点移动到B点后,离玻璃板有2个长方格即10 cm,则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10 cm,那么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20 c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故光屏上不能承接;(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时钟的真实值如答图所示12. (1)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a

10、dbc(2)如下表(3)不能平面镜成虚像实验次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或物距/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或像距/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解析】(1)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我们应该先确定玻璃板的位置;具体操作步骤是先确定玻璃板的位置,再在平面镜前点燃一支蜡烛,确定蜡烛的位置,然后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平面镜后移动,直到看到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确定蜡烛像的位置,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目的是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故正确的顺序是adbc;(2)本实验主要是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以及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故表格设计(见答案);(3)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