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0852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功和机械能,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考点梳理,功和机械能,功,定义,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举例,功的计算,常考的功,功(机械功)的原理,功率,功和机械能,定义,表达式,推导式,单位换算,常考的功率,动能和势能,能量,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定义:通常而言,如果一个_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_上移动了一段 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_;物体在_的方向上移动的_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举例: 不劳无功:冰壶在水平面上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面上没有做功; 劳而无功: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后,在高处停留5秒的过程; 垂直无功:人提水桶水平方向前进,

2、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不做功,力,力的方向,力,力,距离,功,W=_,F表示_,单位是_ s表示_, 单位是_ W表示_,单位是_,力学中功等于_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的乘积,力,距离,Fs,力,N,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功,J,常考的功: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到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2 J;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1 J;人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为1 800 J,功的计算,P表示_,单位是_ W表示_,单位是_ t表示_,单位是_,P=_,功(机械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 功等于不使用机械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率定义:在物理学中,

3、用功率表示做功的_. _与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_所做的功,快慢,功,做功所用时间,单位时间内,W/t,这个力做功的功率,W,某个力所做的功,J,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s,推导式: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由W=Fs可得,PW/t=F/st=Fv 单位换算:1 kW=_W 常考的功率:中学生跳绳的功率约为60 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约1 kW,1 000,定义: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一切_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影响因素:质量相同的物体,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_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 简称_,单位是_,

4、它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能,焦耳,运动,运动,运动速度,质量,动能,动能和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_,定义:物体由于_所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_越大,_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_,高度,质量,位置,越大,弹性形变,大,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_、_和_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_ 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_,或者说,机械能是_的,机械能及其转化,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保持不变,守恒,命题点:功、功率的比较 1. (2015沈阳5题改编)爷

5、爷与小丽进行爬楼比赛,他们都从1楼上到6楼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2倍,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的2倍,若爷爷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小丽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W2,P1_P2(均选填“”、“”或“”).,图说物理,(RJ八下P65图11.21),命题点:弹性势能、力的作用效果、惯性、机械能的转化 2. (2015来宾16题改编)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射箭比赛时的情景把弓拉的很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弓的_能;弓能被拉弯,说明力可以_,弓箭被射出的过程,将弓弦的_能转化为弓箭的_能;箭离开弓后能继续向前运动,说明箭具有_,(RJ八下P69页图11.36),惯性,弹性势,改变物体的

6、形状,弹性势,动,命题点:机械能及其转化、相互作用力 3. (2015杭州1题改编)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重力势能_(选填“增大”或“减小”)蹦床对运动员的_是由于蹦床形变产生的,而运动员也会对蹦床产生_,这是一对_,(RJ八下P71图11.4 1),相互作用力,减小,增大,支持力,压力,命题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4. (2015聊城6题改编)如图所示,滚摆在到达最低点后又上升的运动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机械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考虑摩擦).,(RJ八下P71图11.42),动,重力势,不变,例 1 (2016十

7、堰)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分钟,汽车的质量为1 500 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牵引力为_N,此时汽车的功率为_kW,重力做的功为_J(取g10 N/kg),3 000,60,0,重难点突破,功、功率的相关计算(难点、必考),一,【解析】因为汽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所以fF0.2G0.2mg0.21 500 kg10 N/kg3 000 N.,PW/t(Fs)/tFv3 000 N20 m/s6104 W60 kW;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重力不做功,例 2 在实心球测试时,小华捡起重为20 N的实心球,通过5 s举至2 m高处,这一过程小华对球做

8、功_J,功率是_W,将球用力投出后,实心球向前飞行了10 m,球出手后,小华对球做功_J.,40,8,0,【解析】小华对实心球做的功为 WGh20 N2 m40 J;,PW/t(40 J)/(5s)8 W,由于惯性,实心球出手后向前飞行了10 m,这时虽然距离增加,但是小华对实心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小华对球做的功为0 J.,方法指导:功、功率计算应注意的事项: 注意单位的同一性: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才是J.功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s,功率的单位才是W.力的单位是N,速度的单位是m/s,功率的单位才是W. 注意物理量的对应性: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和同一物体 P W/t

9、具有普遍性,而PFv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例 3 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 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 m高处的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_W;为了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_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是_s(g10 N/kg),50,3,450,【解析】由题图知当搬动质量为15 kg物体时,小明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输出)最大,其值为50 W;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 kg,每包大米的质量是5 kg,由于搬动物体所需要做的总功是一定的,要尽快完成搬

10、运工作,要求人始终在最大功率(输出)状态下工作,每次应搬动质量15 kg的物体,即3包大米;每次搬运大米的重力Gmg15 kg10 N/kg150 N;重力做的功WGh150 N10 m1 500 J,则每次上楼所用的时间tW/P(1500 J)/(50 W)30 s,则每次下楼所用的时间是15 s,一个来回需要的时间是30 s15 s45 s, 搬30包大米需要10个来回,所以所用是时间一共是45 s10450 s.,命题点: 1. 斜面的作用(使小球获得一个初始速度,越高的地方释放小球,小球的初速度_) 2.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水平面上的物体被推动的距离远近来反映物体动能大小,推动距离越远

11、,动能_)2016.21(1),实验突破,越大,越大,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0年2考,2016.21、2013.22),实验一,3.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a. 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控制不同的物体在_释放,使质量不同的物体在撞击水平面物体时速度相同)2016.21(3)、2013.22(2) b. 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控制_在不同位置释放,使同一物体在撞击水平面物体时速度不同)2016.21(2)、2013.22(3) 4. 木块会停下来的原因(受到摩擦力的作用)2016.21(4)第1空,同一物体,同一位置,5. 机械能的转化(物体从斜面释放运动到水平面由_转化

12、为_,两物体碰撞后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由于两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内能)2016.21(4)第2空 6. 超载、超速问题的判断 7. 木板太短时的解决办法(加长木板或者在木板上放毛巾) 8. 实验推理与假设(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016.21(5) 实验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动能,重力势能,例 1 (2016乐山)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A. 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 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

13、体的速度有关,运动,设计以下探究实验: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小球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通过观察比较_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选填“放大”、“控制变量”或“转换”)法,转换,木块移动的距离,(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初步验证_(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两次实验,可初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

14、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B,甲、丙,大,大,【解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1)实验中通过木块被小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的长短来表示小球的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2)甲、乙两次实验,小球质量相同,从斜面上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的初始速度不同,木块被撞移动的距离也不同,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即可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3)要验证猜想A是否正确,就要控制小球的速度不变,即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高度相同,改变小球的质量,可以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验证; (4)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补充设问 (1)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_ (2)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小球和木块的机械能最终消失了,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原因是_,机械能只能相互转化,不会消失,给小球一个初始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不正确,(3)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