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44522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

2、成,美苏争霸激烈。,4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典例1】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

3、以得出“单极”的世界格局,“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得出“多极”的世界格局,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信息;C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中“美国也孤掌难鸣”的信息;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 【答案】 A,二、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1第一阶段 (1)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美国敌视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2)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建国初期,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方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的恶化。原因

4、是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2第二阶段 (1)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2)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如珍宝岛事件)。,3第三阶段 (1)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在美国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2)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典例2】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

5、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解析】 “一边倒”政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属于“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进行交往活动,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与“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不符合,故B项错误;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利益有冲突,但是又面临苏联的威胁,从而从敌对走向缓和,故C项正确;“两个拳头出击”是恶劣的国际环境下

6、的无奈之举,没有体现利用“交叉重叠的敌意”,故D项错误。 【答案】 C,三、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1美国同西欧国家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经济上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政治上通过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把英法等西欧国家推向了与苏联对抗的最前线。 (2)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使西欧终于成为能与苏美相抗衡的力量。,(3)8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进出口贸易是美国的三倍多,并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2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

7、变 (1)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在日本实行民主改革。,(2)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结束对日占领,并开始大力扶植日本经济。 (3)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实力的增长,日本在经济和外交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 (4)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美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典例3】 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于美国和欧洲的有39项;当时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日本企业占了244家。

8、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下,美国制造业不断丢城失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把日本再崛起看做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这一评价反映出( ),A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担忧 C日本科技实力超过美国 D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美国经济受到日本经济的冲击,因此美国“把日本再崛起看做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反映了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担忧。 【答案】 B,历史学科核心素养(5)家国情怀 【理论阐释】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1)能够从

9、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6)能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接高考】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历史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现代高考不但不会回避这一主题,而且还会把它渗透在考题

10、之中,往往是通过给出一段材料,以“评价”“启示”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备考复习中,要有这种爱国主义观念,民族主义意识,遇到这类的试题,才会知道从这个角度思考。,典型例题 (2017海南高考T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法指导】 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择A项。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