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4451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规范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1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 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拒绝“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显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根源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B项错误;费正清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解释鸦片战争的,故C项错误;费正清关于鸦片

2、战争原因的分析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答案】 A2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 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解析】 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五口通商给中国民族经济造成的危害只会加强,故A项错误;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材料没有显示其影响是否加大,故B项错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南京条约的条款,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附件的条款,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能反映出“日益”

3、的发展过程,故C项错误;同样的条款,1938年左右和1842年之后人们的认识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民族苦难后,人们发现要想经济发展,首先要实现主权独立,进而普遍性地增强了主权意识,故D项正确。【答案】 D3(2018河南安阳调研)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A与清朝关系友好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C侵犯了中国领土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解析】 南京条约是中英鸦片战争中方屈膝投降而非双方友好的产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

4、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的培植代理人和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故B项正确;材料条款中并没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故C项错误;根据条约可知,英国殖民者干涉的不仅仅是司法主权,更多的还是中国内政,故D项错误。【答案】 B4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此语意在说明鸦片战争()A暴露君主专制统治弊端 B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 D客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解析】 材料中观点意在肯定鸦片战争对近代文明的推动,而不是强调去否定清政府陈腐落后的一面,故A、B、C

5、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不知道还要经历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可知,该观点运用的是文明史观,强调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文明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 D5(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汇集着西方少有的联合行动的军队官兵、外交官和神甫们的见证录,叙述了维多利亚女王与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丧心病狂和贪得无厌,斥责了傲慢的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北伐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解析】 太平天国北伐是太平军与清政府的对峙,故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与材料“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参与国不符,故B项错

6、误;根据材料“维多利亚女王与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丧心病狂和贪得无厌,斥责了傲慢的西方两大帝国对傲慢的东方天朝的横加侮辱”,英法联军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侵略国仅有英国,故D项错误。【答案】 C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是()A北京条约 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 D瓜分狂潮【解析】 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体现出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特征,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内忧外患局面进行的自救运动,不能体现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开始了瓜分中国狂

7、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符合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故C项正确;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表现是列强瓜分狂潮,但瓜分狂潮不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转折性标志事件,故D项错误。【答案】 C7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A.清军战斗力落后于日军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日兵在年龄、体重、肺气容量、握力上均要优于清兵,说明日兵整体的身体素质强于清兵。材料中不能体现日清军队战斗力的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日清军人体质有差异,但军人体质的差异不一定能决定战争结局,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清兵整体素质

8、弱于日兵,表明清政府没有严格进行军队士兵的挑选,也从侧面说明清政府不够重视军队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日清军战斗精神的比较,故D项错误。【答案】 C8(2018贵州贵阳模拟)“辽宁”号航空母舰试航成功,被视为“中国现代海军走向世界”的新开端。回顾历史,甲午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笫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A清政府启用了湖北新军 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C北洋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D清军接受维新思想启蒙【解析】 湖北新军成立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军参与了辛亥革命,故A项错误;士子关注甲午战争体现不出近代意义,故B项错误;北洋海军是近代化海军

9、舰队,能体现出甲午战争是第一次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故C项正确;维新思想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 C9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解析】 据材料“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可知它指甲午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

10、争夺,由此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B项正确。C项错在开始;D项与辛丑条约相关联,故D项错误。【答案】 B10(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A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B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D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解析】 由材料中时间“1894年”可知此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A项不能体现“分水岭”的含义,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败于日本,使国人认识到必须要进

11、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而开始了维新变法等制度近代化的道路,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的沉重打击,使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意识增强,之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均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故C项正确;甲午战争虽然警醒国人,但依然有些许顽固派,D项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 C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出现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些变化()A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充满屈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解析】 外交事宜的机构名称变化,不能体现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故A项错误;外交

12、机构的变化单从名称本身并不能体现“屈辱”,故B项错误,“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本身不能体现半殖民地或是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理藩院”从称谓可以看出存在明显的华夷之辨,“外务部”采用当时国际通用名称,逐渐与国际接轨,体现了外交制度的近代化倾向,D项正确。【答案】 D12(2018江苏苏州调研)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A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D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解析】 “派亲贵那桐赴日本”

13、表明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故D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

14、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材料二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

15、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1)材料一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探究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内容回答,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出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对这种转型的理解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方面阐释。第(2)问,归纳材料内容,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回答。第(3)问,结合三大史观回答。“清代中国”向近代文明转型,说的就是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惊醒了中国,中国人开始向世界看齐,就是全球史观。【答案】 (1)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的转折点。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面对世界;自然经济开始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